在爬上茅山主峰頂端的九霄萬福宮的時候,楊軼不得不感歎,“真TM的太累了!”
作為一個茅山腳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楊軼不長的人生中隻有和家人在半山腰拜各路神仙的經驗,俗稱風景區一日遊。
楊軼時年22歲,大好時光的女青年一枚。俗話說得好,人生就是起起落落,可是不知道啥時候起,楊軼的人生就隻剩落了,一落都到不了底的那種。
高考高考失利,考研考研不成,工作工作找不到,生活生活一地毛,要說就說風水不好。
懂的老人呢,就說要找大師算算,可是現在兩條腿的蛤蟆都好找了,能算命的瞎子卻再難碰到。
這時大家突然想起來,明明家邊上就有個大名鼎鼎的茅山,供奉著各路神仙,為啥不去拜拜呢。
楊軼一想有道理啊,道士看八字,那是專業他媽媽給專業開門——專業到家了。
於是這天,風輕雲淡,大家一起來茅山拜神仙。
外婆上了年紀,腿腳不行,媽媽動過腦部手術,身體吃不消。所以她們呢就在半山腰的觀參拜各路神仙,燒燒香,再捐個功德。楊軼準備先見了各路神仙,再爬到最頂端的九霄萬福宮,去請道長算算,改改運道。
好不容易到了門口,楊軼一屁股坐在台階上喘氣。
自從她高中生了一場大病,身體就大不如前,備戰考研,更是隻在書桌前做文章,這爬山確實快要了她半條命。
鍾玉昆坐在門內旁邊的桌子後麵已經打了17個哈欠了,把師父腹誹地也已經無處可腹誹了。
自從師父衝雲道長讓他在九霄萬福宮當值一個月以來,鍾玉昆已經快發展到了生無可戀的境界。
打了第18個哈欠,鍾玉昆決定起來活動一下,反正這時節茅山眾信也少,起來悄摸著伸了個懶腰,然後看到了坐在台階上的楊軼。
鍾玉昆盯著楊軼的背影看了好一會,走到她旁邊說:“善人終於來啦。”
楊軼聞言抬頭,居然是位道長,不過這位道長年輕帥氣得有點過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爬得有點慢。”
“那你為啥不坐纜車?”
“呃,自己爬比較誠心麼。”
楊軼沉默一下,突然開始懷疑人生,“茅山有纜車?!”
鍾玉昆也沉默,“我也不知道。”
。。。。。。
楊軼起身,打算跟著鍾玉昆進去,正準備說明來意。
鍾玉昆說:“想來算命是吧?我師父在隔壁,你跟我走。”
楊軼愣住,不過還是乖乖跟著對方往旁邊一個偏殿走。
鍾玉昆一進門,就嚷嚷:“師父,人給你領來了,我這回總能下班了吧!”
“小心口舌!克製點!”未見人先聞教訓。
楊軼探頭探腦,在陰暗處看見了一個老道士。
衝雲道長端詳著楊軼,點點頭,“善人是不是想讓我看看?”
“對對對道長,”楊軼上前,“麻煩幫我看看八字啥的,最近人生不太順。”
衝雲道長並未回答,笑笑說:“我看你與我師門有緣,有沒有興趣修道啊?”
怎麼一上來問我修不修道?
楊軼眨眨眼,額,雖然她從小對神秘學、玄學啥的比較感興趣,研究生也打算考宗教文獻方向的,但是和修道還是有區別的吧。
衝雲道長繼續說:“我觀善人八字並無缺損,命格也挺好,五行俱全,按道理人生並無大問題。”
“是啊是啊”楊軼附和,“我出生的時候外婆也找人給算過,說我五行都不缺,命格很好的。但是不知道那一年開始,真的是幹啥啥不成,好像氣運都沒有了。”
“問題就在這,你十七歲有一劫數,也不能說是劫數,就是改變走向的一個關鍵。”
“呃,劫數不是佛教裏麵的說法嗎?”
“看來你對佛教挺有了解。”
“我奶奶念佛經。”楊軼汗顏,她怎麼覺得對話在往一個奇怪的方向跑。
“念佛不如修道,佛隻在口頭念,道卻是靠自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