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
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從業者聚集在這裏,共同期待這次盛會的最終結果。
高月從門口走進來時,路上有不少人跟她打招呼,朱亦龍不禁露出羨慕的表情。
“怎麼感覺你跟誰都認識呢?”
“嗬嗬,這就要多虧我的經紀人了。”
在過去的兩個星期裏,高月可是半點沒閑著,除了參加品牌活動之外,她更多時間是被凱文帶著跟戛納的主辦方以及評委主席認識。
她得獎的希望不大,但是能跟評委們混個臉熟也好。
現場的圈子本就不大一個,每個人都是得沾親帶故的。
有句話不是說得好嗎?當你的認識了十三個人,那你就認識了所有人。
哪怕這些人不會主動上前跟她說話,但是互相點個頭還是能做到的。
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後,高月和朱亦龍小聲聊了一會兒,一直等到晚會正式開場才安靜下來。
戛納國際電影節主要分為六個競賽單元,主競賽單元的頒獎禮被放到了最後,所以在晚會的前半段,兩人是非常放鬆的。
終於到了主競賽單元,這是參獎電影最多的單元,共有二十部電影參與角逐,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的得主是——伊利亞·蘇雷曼《必是天堂》。”
“評委團獎得主有兩位——《悲慘世界》!”
“和《巴克勞》!”
同時出現兩位得主,坐席間出現了便出現了兩處歡呼聲,場麵一下子熱鬧起來。
高月沒有關注台上人的發展感言,她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悲慘世界》得獎上。
其實多數人也知道獎項是不會重複頒發的,一部電影拿一個獎是慣例。
主競賽單元一共八個獎項,在最佳女演員獎上,高月覺得競爭最大的就是來自法蘭西的《悲慘世界》和《燃燒女子的肖像》,奧地利、英吉利和德意誌聯合拍攝的《小小喬》,最後就是華國的《花樣年華》。
對於前文中提到的《寄生蟲》,很可惜,片中的三位主要女演員在這個環節並不並沒有什麼競爭力。
而現在《悲慘世界》已經率先拿到了評委團獎,那麼她後麵競爭最佳女演員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想到這裏,高月那顆原本有些平靜的心再次泛起漣漪。
這陣漣漪隨著最佳劇本獎歸屬法蘭西《燃燒女子的畫像》而波動更烈。
在場眾人似乎也有了某種預感。
主競賽單元的幾部優秀電影他們都看過,對於最佳女演員的候選人心裏也有個範圍。而隨著這兩部電影接連獲獎,那麼接下來的最佳女演員得主很大可能將會在《小小喬》和《花樣年華》中產生。
《小小喬》的女主角艾米莉來自英吉利,比較出名的作品有《達芙妮》、《德伯家的苔絲》、《荒原》。
《花樣年華》的女主角高月來自華國,代表作很多,《人魚傳說》、《天才槍手》、《少年的你》、《花木蘭》、《穿Prada的女王》。
雖然高月比艾米莉小一些,但是她的代表作很多,彌補了資曆上的差距。
兩人得獎概率五五分。
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頒獎嘉賓終於走上了台。
是來自法蘭西的阿蘭德龍,觀眾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部片《佐羅》,但是他的成就不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