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這邊剛把定妝照拍完,劇組那邊已經開始了拍戲前的磨合。
《花木蘭》裏有不少大場麵,宮廷叛變就是其中一項,所以現場的群演很多,都是劇組提前在當地找到的,沒有人指揮的話,現場就會非常吵鬧雜亂。
為了解決調度的問題,《花木蘭》劇組早就找了一些會說英文的華國導演進行現場調度。想象中應該是一派和諧的畫麵,可實際操作起來才發現困難重重。
文化交流,語言是永遠也邁不過去的障礙。
幾個中年男人一邊叉腰指揮著現場群演什麼時候往左,什麼時候往右,什麼時候該打架,什麼時候該躺下,另一邊又衝著對講機大聲說著英語,那股Chinglish的味道方圓一百米都聞得到,高月站在群演中間,甚至能想象到對講機那頭妮基拿頭撞牆的畫麵。
晚上收工時,高月被妮基留了下來。
因為現場的導演、演員多數都是男的,妮基想找人發牢騷,又不好去打擾製片人他們,於是叫住了高月這個主演。
“《花木蘭》絕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挑戰,要麼是天堂,要麼是地獄。”妮基如此說道。
高月明白她很不適應華國的工作環境,問道:“是遇到什麼問題了嗎?說出來我看能不能幫你。”
妮基歎道:“主要是調度的問題,你是沒看到我坐在監控器後麵簡直要發瘋了,現場實在是太亂了,除了你在聽我的話,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後麵要做什麼?”
高月哭笑不得且表示愛莫能助。她也是第一次和外國導演合作,能聽懂妮基的話純粹是因為英語過關,現場的群演多數文化水平不高,能認出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已經是高學曆了。
“唉,我後麵該怎麼辦啊?”
“要不你試著學幾句中文?”高月真誠地建議道。
“不錯的建議,我會考慮的。”妮基婉拒了,她知道中文的難度,才不給自己找罪受。
但是很快她就打臉了。
現場的拍攝實在是太亂了,負責調度的幾個導演被妮基威脅要換人後開始緊張了起來,激動的時候就會對群演破口大罵。
妮基簡單的中文問候學了一句就忘,這些罵人的話反倒記住了,因此對講機裏經常傳來諸如“CAO!”“腦子進水了嗎!”“白癡嗎?”等等粗話,讓高月目瞪口呆。
然而妮基的粗暴給劇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以前這些群演隻是覺得現場導演太過暴躁,還瞎指揮,現在每當對講機裏妮基的髒話一響,大家就知道導演不滿意了,知道哪裏不對才會開始改進,劇組和演員的磨合才有了真正的進度。
在唐宮影視城的拍攝足足花了一個半月,高月在這期間還學會了一個新技能——甩頭發。
真人版電影決定保留木蘭長發與柔然人戰鬥的場麵,這可就苦了高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