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份工作留下的好習慣,寫工作日誌。
每天給頭兒發一份,得到的要麼是OK要麼是大拇指,沒有多餘的話語,但還是讓我很緊張,導致每天下班前半個小時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今天在做什麼,給他發什麼能顯得我做了好多工作一直在忙。
後來我發現他好像不看你有多忙,看你處理了哪些事情。有時候寫了一長串子流水賬就得到一個OK,但是三言兩語吐槽一個同事反而得到了他的大拇指,以及來電。
他是個非常護短的老頭兒。對外,有問題一定不是我們的錯,我們是專業的。別的經理告狀,都被他擋回去。對內,我們每個月隻開一次會,複盤當月活動,以及評價通過日報他看到的我們每個人的表現,同時,發績效!
這一份工作真的很輕鬆,早八點半上班幹一小時,下午一點半幹一小時,五點寫個日報發過去,其他時間摸魚,五點半準時下班。一個月五千多,還不錯吧~如果我家在那的話,我一定會一直幹下去的。可惜我不是呀。
那裏房價太貴,買不起。租個小單間要一千塊,早中晚飯都吃的外賣,兩年時間整個人從56kg飆升到70kg,實在受不住。
而且越是熱鬧的時候,我就越是有一種神奇的遊離感,感覺耳朵像是被罩住,眼前的人來人往像是一場劇,我隻是個觀眾。我可以買杯奶茶,坐在椅子上一下午,就呆呆的看著人海,如果沒有蚊子的話。
我媽說回來吧,回來考個編製。
我以前很煩她說這個話的,考考考,那麼好考的啊,說考就能考上嗎?我工作穩定,夠吃夠喝,一個人舒服自在,不好嗎?
是什麼時候想回去的呢?租房中介爆雷的時候吧,那時候感受到一個人在外地是多麼無助。房租押金收不回來,房子還不讓住了,那個中介換了層皮又回來了,和房東重新簽合同,重新收押金和房租,甚至還加價。還沒人管的了。
算了,正好回去吧。待了那麼久了。
就回來了。
我上大學那會兒可懶,又不參加社團活動,也不是班幹部,學習成績還墊底。
當時我大四的生活就是,早上天不亮側躺在床上睜著一隻眼目送考研的室友去自習室,然後保持姿態玩手機,等中午室友的投喂,繼續躺到晚上熄燈。
就業規劃課,老師讓每個人講一下自己接下來要幹嘛,一半的人上台說要考公務員。
我上去:不考公不考研,回家到小區物業找個收物業費的工作,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夠吃夠喝就行。
底下哄堂大笑。
當然,說是那麼說的,同學去國企的,去上市公司的,去top10的,我想躺也躺不住啊,隻能來回仰臥起坐。
後來第一份工作太忙了,天天加班到三四點,忙到耳鳴,也沒有幾個錢。
那時候怨氣賊大,你那麼大的合同,全是人工啊,結果累死累活還分不到10%,層層撥下來,連口湯都喝不到。時薪低到嚇人。
那個項目確實累,領導也瞎幾把指揮,老是幹重複工作,搞得我們服務的乙方都生氣的不行,能不能一次性把資料要完!
項目幹完,整個團隊的一年級二年級全跑了。
工作變得沒有任何意義,整天喪的不行,耳朵還一直叫,煩死了。也不想再找下一份工作,在家裏擺爛。
不過我在離職半年後還收到了老東家的提成,還怪驚喜的,跟白得的似的。
我忘了我當時為啥直接出省去大城市了。真的很突然,工作也還沒找,人直接先過去了。我小夥伴還問我,是不是網戀奔現啊!我說沒得。她誇讚我真灑脫。
可不麼,啥都沒有,就是灑脫,就是自由。
第二份工作確實很閑,但是讓我也怪害怕的,因為沒有35歲以上的同事,除了領導。
我一想,好家夥,那些人嘞,我不會到35也直接失業了吧。
反正因為雜七雜八的事兒,回就回吧。回來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