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步入社會前,我沒有接觸過酒桌文化,或者是對於這個我隻是作為一個旁觀者。
每逢佳節,看見大人親戚們聚成一桌喝酒聊天,感覺挺開心的。
我那時候覺得,“酒桌文化”可以拉近關係,親人之間的關係。我,並不排斥酒桌文化。
有時候看見他們暢飲,我甚至也動了想喝一杯的念頭,但自己淺嚐一下,就敗興而歸了。酒,對我來說隻有兩個字,難喝!
每到佳節,我父親總會有一天晚上出去和朋友聚會喝酒,有時候覺得他回來的太晚了,所以這時我又討厭“酒桌文化”。
初到社會,我便經曆一場盛大的宴會,在那宴會上,我好好體驗了一把“酒桌文化”。
明明桌上有許多佳肴,他們卻隻是喝酒抽煙,我甚是不理解!
那一天,我和一個大領導坐在一桌。我看見那些和我一般剛出社會的愣頭青們用他們生澀的話語給大領導敬酒。
而坐在大領導旁邊的我,隻顧著吃菜,沒有絲毫想要敬酒的意思。
但是當其他人都敬完酒之後,一直在吃菜的我就顯得格格不入。
為了麵子上過得去,我端起我的白開水,敬了領導一杯,然後繼續安然吃我的菜。
宴會到了中場,那可就熱鬧了。一桌一桌的人來到我們這桌給領導敬酒。
我們這一桌的人站起來一次又一次,而我喝了一杯水又一杯水。其他小年輕則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每來一撥人,那些小男生們就幹了一杯,但我不理解的是,明明沒有人關注他們喝了多少,他們為什麼還要把一杯酒都喝了?
他們有的人滿臉通紅,有的人滿臉煞白,我覺得這酒不喝也罷,太傷身體了。
後麵,我們這桌也開始去別的桌敬酒,我看見別桌的小年輕們也是幹了一杯又一杯。我心裏甚至“佩服”他們的勇氣,傷害自己身體的勇氣。
在我們這一桌發生了一件趣事。有個上一屆就出來工作的男生,給領導端茶倒水,還陪著領導喝了一杯又一杯,抽了一根又一根煙,於是乎,他得到了領導引薦給董事長的機會。
這時,我覺得有些諷刺,能喝酒能抽煙,居然也成為了判定一個人能力的標準?
說實話,在那一刻,我覺得這個社會十分的陌生。
後來,我們都被分配到各自的崗位,所在的部門也進行了一次聚餐。
這一次聚會,我深深地厭惡上“酒桌文化”。
單位領導為了歡迎我們新成員的加入,進行了單位聚餐。
果不其然,這次聚餐,又是酒場。桌上那麼多美味佳肴,很少有人問津,除了我。
領導們覺得喝酒敬酒能夠活躍氣氛,所以一直在勸酒。
我又一次看見這一幫小年輕喝得滿臉通紅或是滿臉煞白。後麵甚至是輪番去廁所吐酒。
我甚是不理解,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喝。
雖然領導們都說關心照顧新成員,但這種拚命勸酒的照顧,不要也罷。
嘴上說著不能喝就別喝了,但是這話總有另外一種意味,即使是愣頭青們也知道不能說自己不行。
酒喝多了傷身,大家都知道這個理,但為什麼就是要喝多呢?甚至於喝到吐也不能停。
這,真的是酒桌文化嗎?
我覺得這是變了味的酒桌文化。
我認為真正的酒桌文化,不是別人逼迫你喝,而是自己自願喝。
酒,小酌怡情,多飲傷身。
酒,確實可以拉近關係,但我覺得沒必要以傷害自己身體為代價去拉近關係。
大家開開心心喝點小酒吃點小菜聊聊天多好啊!為什麼非要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喝到吐呢?
領導們說為了關懷下屬請吃酒,吃酒可以,但是可不可以少喝一點?
要是真的關懷下屬,又怎麼會勸下屬多喝酒,甚至喝吐?
員工們喝多傷了身,那豈不是耽誤工作。所以我不理解有些領導本末倒置的行為,也不理解他們心口不一的話語。
酒,並非壞東西,端看我們怎麼用。
酒桌文化,也不是糟粕,就看我們能不能行而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