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何許多小說中古人智商不堪入目?(1 / 1)

我曾經也是一個十分喜歡看小說和漫畫的人。因為在小說和漫畫的世界中,可以滿足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看多了之後,就會有套路疲勞,或者是過於沉溺於小說中從而淡忘了現實。

什麼是套路疲勞呢?我看的題材多數都是穿越或者重生。暫且不提重生這一茬,我想單單說一下穿越。

在我看的眾多小說漫畫中,大多都是新時代青年穿越到古代背景的世界,有的甚至還攜帶係統也就是所謂的“外掛”。

且說一下“係統”,現在很多網文的主角都會攜帶係統。這些係統在書中是主角的助力,可卻會影響讀者的心境。

在小說中,主角靠著這些係統走上人生巔峰。可讀者讀多了這些內容,難免會幻想自己在現實中有係統。也會出現,為什麼我和書中的人一樣努力卻達不到那些主角的結果,心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主觀感受,我並沒有詢問過別人的看法,我表達的諸多想法都是從自身出發。或許是我內心不夠堅定,所以容易受虛幻影響。

暫且不提係統,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部分小說中,古人的智商堪憂。或許我不該與爽文較真,但是小說也是一種文化,可以影響人,該較真的時候還是要較真的。

我覺得,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未經世事,穿越到古代,其思想格局可以與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官員比肩,簡直是無稽之談。

古人可以寫出《孫子兵法》、《易經》、《大學》等經典著作,可見其知識麵之大,思想格局之大。

最令我無語的是,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居然將眾多大儒以及朝臣戲耍得團團轉,真是貽笑大方。

暫且不提大儒,就論朝臣,能在朝為官的人,哪個不是經曆過諸多洗禮,見識過暗流湧動,體會過居心叵測。累積了幾十年的經驗,居然還比不上一個小孩學過那幾年的紙上字符?

古代文化或許是有糟粕,但其精華怎可忘記?即使一本小說的古代背景為架空,也不該強行降智古人啊!

我們可以不信古人,但起碼不能看低古人。

就說《易經》吧!這本書是經典古著吧!到目前為止,都沒人可以完全讀懂它。其底蘊不可低估。

大家都經曆過九年義務教育,應該是都體會過背不完的詩詞歌賦。這些詩詞歌賦都是古人智慧的積累啊!現在隨便拉出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有多少個可以寫出那般詩詞歌賦?

再看一下,我們所學的文言文,又有多少個可以真的靠自己讀懂其中意思呢?所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絕不能看多了貶低古人智慧的小說就讓自己形成古人愚昧的固有思想。

爽文看著是爽,但有時候影響了自身的價值觀就沒必要繼續深讀了。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改變的,你或許覺得沒什麼改變,但日積月累之後,你的思想會慢慢被侵蝕而不自知,或許到最後你直接認為那個思想就是對的。

要是得空,可以抽出時間看看所謂的“古書”,它們真的可以陶冶情操平靜內心。

在現在這個嘈雜的時代,能靜下心來生活很難,而閱讀以前的著作卻可以幫助我們靜下心慢節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