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斷的直播(1 / 2)

(序言:用“平行世界”的視角去看這個星球的故事就很好理解,為什麼這個星球也有人類文明,及我們熟知的一切,比如海洋和掛在天上的月亮。

總之這個星球也叫“地球”,這裏目之所及和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沒有區別,這裏發生的就是我們人類的故事。)

中斷的直播:

今年的天氣感覺比以往要熱得多,剛到六月初,火辣的太陽便已經曬得魯笛不想出門?

魯笛媽媽問他為什麼不和同學們約好了出去玩玩,考完了中考可以好好放鬆一下。

魯笛拿著飲料躺在了沙發上,他打開電視,並回答他媽媽自己的同學們也熱得躲在了家裏。

電視被調到了直播頻道,魯笛覺得真人秀總比電視劇好看。

這時電視裏正在直播一個環境保護組織發起的保護海洋的直播節目。

這個組織租了一艘科考船,並邀請了知名的記者陪同報道。船上還有一些誌願者,一共十五人。

他們長途行駛到了太平洋中間的“塑料島”。打算在今天,也就是國際海洋日,在島上直播他們對汙染環境的抗議活動。

這個島可不是天然的島嶼,它是由人類扔向海洋的各種垃圾彙集而成的。

這裏絕大多數的垃圾是塑料製品,而且這個島很大。經過日積月累的彙聚,麵積甚至超過了一些中小國家,故又被稱為新的人造大陸。

按照計劃,此次活動的誌願者將會親自登上島,對垃圾世界進行零距離感受,記者也會跟著直播整個過程。他們想用這觸目驚心的畫麵來喚起人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

魯笛此刻看到的正是他們登陸時的直播畫麵。在電視中記者正在直播著島上的環境,隨處可見的塑料殘渣、各種垃圾碎屑、鳥類殘骸、疑似海船燃料的油漬、醫療用品垃圾以及不明化學產品的瓶子都在這裏不斷的堆積。

然而就像冰山一角一樣,他們看到的隻是露出水麵的部分。

他們之所以能夠踩在這些垃圾之上,是因為這層垃圾已經積累地夠厚了。相互擠壓黏連,日複一日的堆疊,硬生生的造就了這一塊漂浮的“大陸”。

記者對著鏡頭說:“真不知道要形成這樣的垃圾島需要多久的時間,也許三十年、也許是四十年,我甚至還發現了上世紀螺旋槳飛機的殘骸。”

記者又說:“至於為什麼垃圾會在這裏聚集起來,海洋學家說是洋流的作用,正好將他們趕到了這裏。垃圾在這裏被環流不斷地衝擊擠壓,不斷堆疊覆蓋,而大多數塑料是漂浮起來的,所以這個垃圾島沒有下沉。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垃圾為什麼會被扔在了海裏!”

對著鏡頭說了這些後,記者轉而拍攝了上島的誌願者。

記者身後的誌願者們拿著標語和旗幟站成一排,對著鏡頭一遍遍呼喊著他們準備好的口號,呼籲政府、呼籲大眾采取措施拯救海洋。

記者則讓攝像對著他們進行直播,自己同時也在旁邊說著一些呼籲的話語。

誌願者們邊喊著口號,邊擺動著旗幟。喊著喊著突然有一個女的大叫了一聲,側身摔下。其他人和記者瞬時被嚇了一跳,旁邊的人還以為是她是沒站穩,隨即要扶她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由於正在直播,記者也立刻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情況,準備說些什麼來緩解這個突發狀況帶來的間斷。

可記者剛要開口解釋,隻聽見隨行的誌願者都大叫了起來,原來摔倒的人腳踝上被一隻活物給纏住了。

這個活物看著比腳掌還長。誰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甚至大家還感覺有點惡心,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幫她。她卻疼的大叫,猶如鑽心得疼。

攝像立刻對準了她腳踝上的這個不明生物,記者則喊著,快幫她、快幫她。

這個畫麵當然也被直播了出來,原本躺在沙發上的魯笛眼見這一幕,立刻坐了起來,他喊著:“媽,你快來看!快過來!”

魯笛媽媽不情願地從廚房走過來,嘴裏說著:“看什麼啊,一驚一乍的。”但隨即她也被電視裏的直播畫麵驚住了。

隻見一隻長得像蠕蟲般的東西緊緊地纏在一個人的腳踝上,說是蠕蟲可是它的頭部卻有著類似章魚一樣的觸手,很多,估計有二三十條。這些觸手不斷地纏繞和攀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