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紅廟村(1 / 2)

天有門,一道彩虹突兀自東向西懸掛,於是,南天處便有了一道巨大的彩虹門。

一道頂天立地的人影幾乎塞滿了了那道彩虹門,自內跨越而出,像是一臉懵逼的樣子,看著門外一片的陌生世界。

他肩上似乎是扛著一條扁擔,兩端各有一座大山,跨過彩虹門之後,稍微猶豫了一下,便堅定的走在混沌一樣的虛空,身後的門消失,太陽雲遮霧繞,此時天地間仿佛隻有那頂天立地的身影,身影緩緩移動,一步步進入虛無。

塞滿天宇的巨大人影像是終於累了,輕輕的放下擔子,抹了抹自己的額頭,雙手的汗水輕輕一甩,有天瀑砸落,陌生世界一方之地,一方大湖憑空而生。巨人輕歎一聲,雷音便鼓蕩周天。然後他悄無聲息的坐下,慢慢的,伸展開四肢,頭北腳南,就此睡去。

一方混沌世界,立地水火,重運五行,巨人沉睡在這方世界中,與世界融為一體。

有風暴席卷,混沌世界慢慢分為上下,輕者上升,濁者下沉,若是站在天外的視角,可見那狂風席卷,若巨大的龍柱旋轉著將上下分開,像是擎天之柱,將混沌世界上下一分為二。

許多年以後,天變得湛藍,大地鬱鬱蔥蔥,在某一方天下,一南一北,兩座巨大的山巒,山頂有月牙一樣的窟窿。

......

白塔鎮紅廟村,村後是北山,北山不高,但是山體厚重,朝向太陽的一麵寸草不生,且光滑如鏡,山體像是一整塊石頭,不管是多大的雨,山的南麵永遠是一塵不染的樣子,從南向北看,就像是一麵壁立的鏡子,閃光刺眼,特別是酷暑季節,那麵鏡子就像是將紅廟村都聚焦在陽光之下,如同把整個村莊都烤焦一般。盛夏如火,北山南坡的鏡麵所照射之處,便有一條火龍從鏡子出發一路向南掃蕩,所照之處盡皆虛無,像是一條溜光大道直接到南麵的大河套才銷聲匿跡。所以,紅廟村人幹脆留給那麵鏡子一條寬一裏的地方任其發泄威能。反正到了大河套便變得溫柔,不會連大河都一起蒸發。一裏寬的範圍之外,莊稼林木照樣生機勃勃而且幾乎秋毫無犯,所以,多少代以來,北山那鏡麵一樣的山坡不但不讓人反感,反而因為因為它的天地造化,紅廟村冬無酷寒,便是到了冬日也照樣鬱鬱蔥蔥,這與周邊十幾裏外的其他村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著實令人豔羨。也正因如此,紅廟村成了周邊村落的聖地,特別是冬天,簡直就是避寒的天堂。

紅廟村北有神山,南有滔滔不絕的河流,因而被周邊人所豔羨,有的沒的的傳說沿襲了無數代人,在那一裏寬的範圍之外,北山腳下的樹林中有大廟,紅牆綠瓦,大廟也是通紅的,因而那個位於北山腳下的的村莊叫紅廟村也就理所當然了。

紅廟村有大小五百戶人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除了北山,東西南視線所致均為山巒,高低起伏奇形怪狀,紅廟村和周邊的一些村子都坐落在這處盆地一樣的地方。這裏人相對保守,據說除了周邊村莊,很少有人到山的北麵去,也很少有人走出山外。除了個別人出去過,回到村裏大談特談外麵的世界如何精彩,往往能令村裏人心生向往,特別是一些小孩子,坐在出過山外人的身邊,小手撫在人家膝蓋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見過世麵人的臉,崇拜的不要不要的。若是見過世麵的人拿出一些不知名花花綠綠的糖果,則大呼小叫,恨不得趴在人家的身邊一副乖巧的不得了的樣子。孩子如此,大人自然要深沉些,一臉不在乎的外表下往往掩飾著一絲羨慕,然後發問:見過皇帝了?

紅廟村五百戶人家,最大戶姓楊,楊家老祖的祖墳在北山坡下一處高地,背倚北山南麵照陽,取背有靠南有照之意,居高臨下,俯瞰著楊家子孫,而且,祖墳與那道一裏範圍比鄰,隨著子子孫孫不住的添墳增高,居然有遮擋北山鏡麵的意思。雖然不能真正的遮擋,但是,無數代以後,那一裏範圍便也不再那麼狂暴,雖然溫度還是高,但也不至於一掃而光。因而,紅廟村東西兩個村落不至於因為那一裏範圍而繞路河套彼此來往,夕陽西下,穿梭那一裏範圍也變得容易。特別是冬天的時候,農人冬閑,東西兩村就聚集在那一裏範圍挑燈夜聊,山裏山外,知道的不知道的瞎猜的還是想象的,男女老少聊的不亦樂乎。孩子則在大人們有意無意的目光下胡作亂鬧,紅廟村的熱鬧通常都是在這時候開始。

這一代的老楊家五服之內就有百十戶人家,唯一存活的老祖行三,萬字輩,已是七十歲高齡。老人楊萬廣,膝下六子,為玄字輩。其中老三楊玄富先是一子一女,前年又添一子,按輩分為宇字輩,老大男取名楊宇燕,女楊淑鳳,老小暫時沒取名字,奶奶嶺南的楊氏,與紅廟村楊氏無關,不是近親,楊萬廣第一個妻子在為楊萬廣育有四子二女後三十歲崩,時隔一年楊萬廣再娶嶺南楊氏,又為楊萬廣生二子二女。所以,這個奶奶是後奶,居然親自為孩子取名無雙,小名小雙,昵稱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