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的年代不詳,故事的真實度也是不詳。
在此,我暫且把故事發生的年代稱為從前或者古時候。
古時候,在五彩山的山腳下有一個村子,山上的石頭由黃、綠、橙、紅、紫五種顏色組成,人們把這座山叫做五彩山,把山腳下的村子稱作五彩村。
村子裏的人多姓焦,村子裏的焦姓人家都好食鹿,喜食鹿肉,喜喝鹿血。
傳統醫學認為,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這就是五彩村子的人喜食鹿肉的原因。
在五彩村裏,住著唯一一戶姓孟的人家,孟家和村裏所有的人家一樣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唯一的不同是孟家人不食鹿肉。
老孟家夫婦已經年過半百,依然是膝下無兒無女,為此村子裏人都說孟家老夫婦食鹿肉喝鹿血有助於生兒育女,老孟夫婦不為所動。
孟家尤其是孟家婆娘把生兒育女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女媧廟的女媧娘娘身上了,隔三差五的攜貢品上女媧廟求子求女。
也許是孟家婆娘的真誠感動了女媧娘娘,年過半百的孟家婆娘果真是有了身孕。
懷胎十月,千辛萬苦,孟家婆娘產下一女,孟家為其取名曰玲瓏,玲瓏姑娘打小就天生麗質,聰慧過人。
半百得女,孟家夫婦是對玲瓏關愛有加。
玲瓏生活在五彩山,從小的玲瓏就和村子裏的孩子不一樣,三歲的玲瓏就表現出了強於常人的大膽。
玲瓏二歲開始牙牙學語,蹣跚學步。
五彩山確是一座寶山,山上蟲鳥、野兔、野雞不計其數,尤其是半山腰的密林裏生活著成千上萬的鹿,這也是五彩村的村民喜食鹿肉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到了六歲的玲瓏敢於獨自一人到後山五彩山上去玩了。
到後山去尋玲瓏的孟母回來告訴孟父:“孩子她爹,我今日在後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咱家姑娘玲瓏在後山的樹下在和樹上的鳥兒在對話,難道閨女能聽懂鳥語嗎?”
“再別胡思亂想了,小孩子嘛,才六歲的孩子知道什麼,和樹上的鳥兒對話純屬是鬧著玩,孩子小沒腦子,你都半百了還沒腦子嗎,你聽說過這世上的人有能聽懂鳥語的嗎?”顯然孟父並沒有把孟母的話當一回事情。
孟母覺得,女兒和鳥兒對話的言語以及表情並不像是小孩子閑來無事在逗樹上的鳥兒在玩耍。
這件事情就這樣擱在了孟母的心裏,接下來的幾天孟母悄悄的跟在玲瓏的後麵,在觀察著玲瓏和鳥兒、野兔等動物的對話。
直到這天玲瓏和一隻小鹿的對話,使得孟母更加的確信了,女兒玲瓏精通鳥語和獸語。
和玲瓏對話的小鹿,長著雪白的雙角,九色的毛皮,非常漂亮,孟母並不知道這隻鹿叫什麼名字,隻知道這隻鹿和平日裏村民宰殺的鹿從外貌皮毛上有所不同,這隻鹿是孟母五十年來見過的最漂亮的一隻鹿。
“小鹿,你叫什麼名字,我叫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