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空氣中漸漸帶來了一絲秋的涼意。台風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地活動,帶來的水汽提前印證著一場秋雨一場寒的俗話。
然而這一切都比不及8月24日的一個新聞消息來得讓人冰涼徹骨。
2023年8月24日,一個有小禮而無大義的民族,他們的政府,向全世界無恥的宣布,正式開始向海洋排放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要危險的汙水。
雖然張驚墨不想將政府的行為冠以民族二字,讓所有霓虹的人民都分擔這份責任,但刻在曆史文化中,刻在骨子裏的仇恨令他無法保持理智。
深夜三點,他走在從小到大走過無數遍的海灘上,聽著海浪一下一下撲打在海岸上。心中的憤懣令他不自覺的怒罵起來。
作為普通人,一個還需要賺錢生活的打工人,他能做到的似乎也隻有在網絡上發聲,與朋友討論,再產生無數的咒罵。
除此之外,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席卷全身,讓他感到無比的割裂。
這種割裂感,在於如此關乎人類命運的惡行,在全世界的眼睛底下真實的發生了。
在於走上大街,人們依舊吃飯穿衣,逛街遊玩,拚命賺錢,似乎這樣的事對人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然而這些也隻是表象而已。
每個人都產生一種恐慌,恐慌未知,懼怕那個不確定的未來,在無盡的幻想中麻木的絕望。
張驚墨甚至誕生一種可笑的想法:“啊,多麼可怕的生存遊戲!”
無數普通人,祈求漫天神明,降下天譴天罰!
無數普通人,祈求詛咒顯靈,願犯口舌之業!
無數普通人,等一個奇跡,等自然之力摧枯拉朽,摧毀罪惡誕生之地!
這可能就是無數普通人,在疲倦奔波的生活中,為生命的海洋,為未知的未來,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網絡上無數人的發言,其中就有張驚墨一份。
所謂生長在海邊的人,他的言辭尤為激烈憤怒,像一把尖銳的刀,激起很多人的共鳴。
以至於深夜三點,他的手機依舊不斷的用震動的方式提醒他,有人回複了他的評論。
直到屏幕亮起,他才驚覺,時間已經悄然跨過了一天,來到了25號。
周五,可是要上班的!
黑夜降臨之後的海邊,時間似乎都變得緩慢,但他一點都不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隻覺得頭腦無比的清醒。
震蕩的思緒讓他痛苦,往日裏讓他平靜下來的海浪聲成為了痛苦的來源。
痛苦他如此的不麻木,痛苦他勞累的生活中還要思考這些事,痛苦他幾個小時之後依舊要像無事發生一樣保持體麵的去上班。
“我果然是一個感性的人。”他這樣暗自感慨別人對他的評價。
事實上,他也確實是一個感情充沛,情緒豐富的人,他容易共情,容易為一些小事或離他很遠的大事而擔憂。
因此他經常被朋友調侃杞人憂天。
但此時此刻,似乎容不得他多想,因為他看見一個白色的身影,在離他不遠的礁石上,如同風中的殘葉,搖搖欲墜。
霎時間,他驚出一身冷汗,快速跑向那個身影。
“撲通”
“撲通”
如深淵一般沒有光的海,吞噬了一前一後兩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