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才女白若音(1 / 1)

帝都之內,有位姑娘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驚才絕豔,讓人印象深刻,故後來每提到有關於她的話題無人不覺得惋惜。

帝都左相嫡女白若音,性格溫婉大方,燦如春華,姣如秋月,是帝都第一才女,受到眾多學子以及有識之士的讚揚和崇拜。

白若音身為左相嫡女,從小便被父母嚴格要求,再加上她小時候經常在爹爹書房玩,受到爹爹的影響耳濡目染便喜歡上了書籍,八歲時飽讀詩書,十歲就能做出像模像樣的詩,被京中各氏族誇讚,才女之名便從此開始。安遠三十年,白若音十四歲,與好友外出茶樓遊玩,茶樓大多是文人雅士相聚之地,他們時常會在此處吟詠詩文、以詩會友,在二樓隔間的白若音品了會兒茶便聽到樓下有人在競詩,本無意參與的她被好友拉著去參加,自此大家都知道了有位女子作的詩筆落能驚風雨,讓人自愧不如,且她的身份高貴樣貌絕絕就品性也是極好的。

可本該風光無限的相府嫡女十四歲時卻被病痛纏上,病痛很難治,許多進出相府的大夫都覺病的奇怪,就連白若音本身也是這麼覺得的,因為查不出是什麼病症,白母沐氏和白父也是不斷讓人注意著有過人醫術的大夫以及名聲大噪的江湖郎中,不斷加大人手尋找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醫,江湖郎中和名醫看了不計其數,但神醫卻是影子都沒見著,三年間毫無進展白母和白父憔悴了許多,鬢間幾縷白發非常顯眼,白若音每每看見父母為自己的病操勞都覺得心酸和心疼。被病痛折磨的三年裏白若音臉色漸漸變得蒼白,形單影隻的坐在凳子上,遠遠看去像來凡間走一趟的仙女。她隻覺得對自己得的什麼非常難治且沒有記載的罕見之症束手無策感到無力,時常思緒放空,身旁的小丫鬟秋月看著自家小姐又不禁眼眶濕潤,淚水瞬間填滿眼眶,她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同時也害怕自家小姐看見她哭會更傷心。白若音察覺到了身旁小丫頭的舉動,不禁覺得遺憾,心想∶如果我不生病的話會陪這小丫頭久一些吧,本來活潑開朗的小女孩都變得沉默寡言了。白若音以自己渴了為由將秋月打發了下去,她知曉自己病重,時日無多。近半年來已經開始有咳血的現象,但她沒告訴任何人包括白父和白母,因為她害怕他們得知會更加憔悴,春夏秋冬四月是從小就跟在她身邊的,三年來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她,如果告訴她們也難免會傷心,她不想看見那麼多人為她落淚。

想到這裏,又是忍不住一咳,還是如往日一樣帕子上是血跡。思緒回收,她把手帕收進袖中便去了院中坐秋千,坐下後思緒萬千想到小時候爹娘推著她蕩秋千很快樂,雖然爹娘很苛刻但並不意味著她童年是痛苦的,想著想著便眼眶濕潤,遠處白母看著自己女兒那失落的背影也是落了淚,用袖子拂去淚後便麵帶笑容輕輕走近白若音,給白若音披了披風,在她身後極輕極慢的推著白若音,母女倆雖無言但仿佛說了許多話,推了沒一會兒白母怕她累便讓她進去好好休息叮囑幾句便離開了。

後麵幾日白若音都會在大夫把完脈之後去秋千上坐著,身後春月和秋月兩丫鬟守著,三人都揣心事無人言語。安遠三十五年八月初十,相府傳來喪事嫡女去世,相府上下都十分悲痛,白母更是哭得幾近昏厥,不僅如此因為白若音的善良有才人盡皆知世人也都非常心痛惋惜,都說世間再無才女白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