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都進狗肚子裏了?
也不知道是他們家族的悲哀,還是國家和民族的悲哀。
享受著國家和軍隊帶給的好處,卻在罵著曾經幫助給予他們幫助的人。
哪個當兵的不想在每年中秋新年陪在家人身邊,不想好好的遊遍這大好河山。
不想陪著女朋友吃遍各地小吃,不想在家人愛人她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
但是能嗎?
一次次的曆史證明了什麼?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一百多年前、92年前、72年前、61年前、58年前、49年前、35年前。
一次次的戰爭,一次次的犧牲。
軍隊人數一次次的減少,不是因為不需要了,而是科技在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1百萬人可以做到曾經200萬甚至300萬人能做到的事情,同時也是防止一些人玻璃心。
曆史是可以被刻意的忘記的嗎?
還是說已經可以被隨意抹除?
從剛入伍時,學習的d史、軍史、國史培養了軍人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讓從每一個兵身上的這種情懷和精神感染到每一個家庭。
或許有的人生來經過自己的感悟,能明白,但是還是會有一些漢奸存在,那隻能慢慢的去感染他們,讓這些社會人慢慢明白什麼叫有國才有家。
一次次的格鬥培養了軍人的血性,有困難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骨子裏的血性,哪怕是死,也要拿下你。
一次次的緊急集合培養了軍人的戰備意識,練為戰不是一句口號,它們讓官兵不能忘記軍人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是一聲號令就可以立即出動的戰士,不是隻會吃個桃桃好涼涼的偽男。
一麵麵猩紅的旗幟,豎起的是信仰,培養的是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一次次的嬉笑打鬧培養了軍人的戰友情……
一次次枯燥乏味的站崗培養了軍人的堅守……
……
或許軍隊不能給予財富,不能給予權力但是給予的這些東西是外界給不了的。
不少人抱怨好的工作都落不到老百姓身上。
都被各種三代家庭占了。
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但是真的自己或者家人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如果祖孫三代都沒有違法亂紀的行為。
參軍是最簡單的方法。
爺爺輩有為國奉獻不怕死的精神,當上一名軍人,哪怕他最後退伍了,回家好好的培養下一代,父輩參軍,孫輩參軍、重孫輩參軍。
軍校軍隊12年、16年、20年、50年的經曆、人脈,不能幫助家族起來嗎?
一次次的榮耀、一次次的獎章不能讓家族起來嗎?
不是隻有父輩犧牲,後輩才能上位,奉獻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奉獻就一定沒有回報。
隻是有可能回報不是在自己這一代。
奉獻、忠誠和堅持都很重要。
這個國家是生病了,但絕不是死了。
……
正當沐白在回憶時,劉建聽了張康的講述後,毫不猶豫的摟著江暖走了過來。
“哎呀!老同學真是不好意思,請你們來聚會還鬧了這麼不愉快,你看這樣行不行,我自罰三杯,給你們道歉。”
“以前有什麼對不住的,咱們一筆勾銷,我先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