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錯過的湯若望(1 / 1)

從明末到清初,紫禁城裏,有一個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將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鍾和千裏鏡帶進這皇宮禁苑,還在紫禁城開闊的空場上為崇禎皇帝鑄造過20門大炮。

後來天下換成滿清,他作為奇人,仍然受到高度重視,順治皇帝管他叫“瑪法”。

而“瑪法”,在滿語裏是爺爺的意思。

這個人一生未婚,篤信天主,生於泰西,歿於中土,葬於北京,他就是湯若望。

湯若望是中國欽天監第一個洋監正;中國至今陰曆陽曆並用,他是第一個將陽曆引進中國的人,為此幾乎被處淩遲,但最終沒有執行;他官居一品,三代榮受皇封,並且可以世襲;他更為順治皇帝親政遊說過覬覦皇位的親王,連康熙六歲繼承皇位,也多虧他直言勸阻別的王位覬覦者。

可以說,沒有湯若望,康熙是坐不上這個皇位的,甚至連順治,也不見得能坐穩這個江山。

甚至,湯若望與“玄燁”之命名,也是有著很大的關係。

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順治十一年出生的,而就在這年的前一年,順治皇帝賜予湯若望“通玄教師”之封號,加奉一級。

3年後,也就是順治十四年,順治皇帝又為湯若望禦撰《天主堂碑記》一文,並賜“通玄佳境”堂額。

可見,在康熙皇帝玄燁出生前後的三四年間,“玄”字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

兒子的名字裏帶著“玄”字,給洋“瑪法”的賜物裏兩次帶有“玄”字,這個在重大場合頻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老莊的“玄之又玄,重妙之門”的“玄”嗎?

也可以說是,但也可以說,是湯若望傳授的包括天文、曆法、機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內的、為順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學說。

順治皇帝篤信天主,生命的最後一兩年改信佛教,故有五台山出家之謎。

而玄燁出生前後那幾年,正是西洋天文機械之學在清初朝廷裏最走紅的時期。

但是,觀象測天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目中簡直是通神通天的職業,豈可授予外人?

大清朝廷居然能放心地將這個行當的第一把交椅欽天監監正拱手送給一個“西洋遠臣”,為此,還導致了從隋朝以來世襲千餘年的,一個專門負責這個的穆斯林天文世家被解職。

是的,你沒有聽錯,從隋時起,千年中國曆朝曆代的曆法,用的都是穆斯林的回回曆。

由回回曆改用西洋曆這一重大曆史變故,最後也成為康熙朝初期血腥的曆法之爭的導火線。

當然,這其中還涉及了複雜的zheng製鬥爭,由孝莊皇後和鼇拜為代表的滿蒙保守派,以及由順治和康熙所代表的文化融合派,在這一曆法之爭的事件中,針鋒相對。

所以,即使湯若望的徒弟代表他在和穆斯林官員楊朝先的曆法較量中連勝三場,最後仍然被判“妖言惑眾”,甚至連已經幾乎癱瘓的湯若望,也被判了個“淩遲”,從明朝培養起來的一批開眼看世界的精英漢人天文學家,被屠殺殆盡。

而之後,再想開眼看看世界,轉眼已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