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
受上期末顯著進步的成績,以及由此在家長和社會中形成的連鎖效應的影響,加上期末時相對可觀且差距巨大的獎金,潭定鄉中學教職工士氣較以往高了許多。同時,各項製度的全麵實施,課堂優化行動的逐漸深入,師生習慣養成的初見成效,使潭定鄉中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周邊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陸續地來到潭定鄉中學學習取經,有的索要《潭定鄉中學章程》,有了來觀摩課堂,更多的是則是來考察校辦企業。
對於來訪者,陳衛紅安排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口接待,帶著他們觀摩課堂,向他們介紹學校優化課堂工作的實施情況,《學校章程》的製訂辦法與內容……還帶領他們參觀校辦企業的幾個項目,向來訪者介紹“應該”介紹的內容。
陳衛紅的主要精力一是放到初三工作上,包括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全年級的提中培優工作;二是放到課堂優化的推進與深入上。
這些來訪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不過,也有其積極的一麵。
人都有上進心,喜歡展示自己最優秀的一麵,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說,叫做麵子觀點。這些來訪者的推門聽課,給潭定中學的教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緊張感,使大家備課更充分,教學設計更精心,課堂優化更主動。同時,班主任也更關注班上學生的表現和習慣養成,學生相互間也更重視習慣的養成與相互督促。
潭定中學實打實的工作,以及所產生的效果,在龍城以至雙江的教育係統內部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使潭定鄉中學的名氣逐漸大了起來,甚至比當年教學成績名列全區第一時的名氣還要大。
不過,潭定區教辦卻有兩個人,與大家的看法和態度有些不同。一是支部書記齊江濤,因為沒有分管具體的業務,陳衛紅與他的直接接觸較少,使得他對潭定中學和陳衛紅不怎麼關心,不過,也沒有抵觸更沒有反對。
另一個人則不一樣。這個人是潭定區教辦的語文教研員,接替明樹負責全區教研工作的夏元春老師。
在任用陳衛紅的問題上,夏元春一直持反對意見。夏元春比較看重他的學生黃紅珠,竭力推薦她來擔任潭定中學任校長。無奈,明樹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使他對此有些情緒。
陳衛紅到潭定中學上任後,主要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校,放在班上。偶爾到教辦,要麼是開會,要麼是找明樹彙報工作或商量事情,幾乎沒有找過夏元春。為此,夏元春懷疑明樹把自己當初反對陳衛紅、推薦黃紅珠擔任潭定鄉中學校長的事情透露給了陳衛紅,在對明樹更加不滿的同時,不由得在心裏把陳衛紅當成了“敵人”。
一個人的心裏對一個人有些看法和情緒的時候,愛屋及烏,會不由自主地受到些影響,對這個人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所在單位或團隊產生些相同的看法。
陳衛紅大刀闊斧地在潭定鄉中學施展拳腳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同意賴金文辭去總務主任職務並建議免去他會計職務,使兩人之間出現衝突,後來又發生了匡世龍上門砍殺陳衛紅的事件。為此,夏元春找到了陳衛紅太過浮躁的證據,幾次在明樹麵前提起給潭定中學派去一個正職校長,幫年輕的陳衛紅把把脈,掌掌舵。
後來,陳衛紅開始在學校實施優化課堂的行動,這是教學業務,按理陳衛紅應該先向夏元春彙報,聽取他的意見,得到他的支持後才開始行動。
可是,陳衛紅卻不聲不響地開始了行動,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這是陳衛紅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是一個工作失誤,至少是程序上的失誤,當然,這也與陳衛紅的認識有關。
陳衛紅優化課堂的想法與做法,主要來自自己實踐探索經驗的提煉。這些年的學科教學與班主任工作,陳衛紅都認真地在用心去做,而且邊做邊反思邊改進,還把做法與感悟、困惑等及時記錄和認真梳理。在方麵,陳衛紅已經走得很遠了。
這兩年,陳衛紅通過S師大楊教授,雙江教育學院的一些老師,以及這兩所大學的圖書室,學習了目前世界先進的教育理論,了解了國外和國內先進地區的一些教育改革案例,受到了積極的影響,產生了深深的觸動。這些理論別說在鄉鎮,就是地市級學校,甚至省城的一些學校,大家都還了解得不多,用於指導一線的教學實踐與改革就更少了。而陳衛紅卻將這些先進的理論,與自己麵對的實際結合起來,在這方麵思考了許多,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實踐探索。
這些年,陳衛紅認真觀摩了省城和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與這些先進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有了一定的接觸,受到了一些影響和啟示,在具體的操作上也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具有遠大的教育追求的蔡和琴,對陳衛紅的優化課堂行動充滿了興趣,把潭定鄉中學作為她研究的一個點,將她掌握的豐富的教育理論,用於指導潭定鄉中學這個點的工作改進。
基於這些原因,在優化課堂活動中,甚至地教師的業務培訓上,陳衛紅對潭定區教辦教研員的力量重視不夠,甚至有些忽視。
人都有自重感,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都不願意接受被人忽視的現實。陳衛紅對夏元春的不夠重視甚至有些忽視,引起了夏元春的不滿,到後來逐漸發展為敵視甚至憤怒。
遺憾的是,陳衛紅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而且,還有事實陳衛紅不知道,夏元春與賴金文的哥哥,龍城縣教育局副局長賴金澤是街坊上相隔不遠的鄰居,還是同學。
學校的生活以周為單位周而複始地重複,一晃又到了六月中旬。
普高招生及中考預選考試已過,經過二十來天的強化複習之後,陳衛紅、向會梁、詹加群三名教師,帶著潭定鄉中學的三十幾名學生,到龍城縣參加中考。
中考的第二天傍晚,陳衛紅接到趙奎打來的電話:“明主任在去一個村校指導排危工程的途中,因中暑引起並發症,搶救無效逝世了。”
接完電話,陳衛紅仿佛呆了一般,佇立著半天沒動。
陳衛紅本想立即趕回潭定,但考慮到還帶著幾十名學生。雖然內心非常焦急,卻也不敢脫離崗位。
中考的第三天,最後一場考試結束後,陳衛紅將學生帶回潭定解散之後,立即來到教辦。
教辦的院子裏搭建了一座臨時靈堂,明樹的家人充滿哀傷地聚在一起。
陳衛紅含著眼淚,恭恭敬敬地向明樹的遺體三鞠躬,再點上三柱青香。
明樹與陳忠民的年齡差不多,與陳衛紅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陳衛紅對他甚至有種父親般的信賴。
看到躺在冰棺裏的明樹,回想起與他交往的點點滴滴,陳衛紅不禁悲從中來,一個人悄然坐在冰棺旁邊流著淚發呆。
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大都很現實。某位實權人物的父母或家人有點什麼事情,往往會有大量的“熱心人”來關心、捧場。而他本人逝世後,除非他的後代有更強或相當的實力,否則,大都門庭冷落。
這一點,在明樹逝世後表現得很是明顯。明樹的愛人是潭定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師,幾個孩子中,最小的在讀高中,最大的剛參加工作,是一家國有企業的普通職員。在某些人眼中,明樹已經沒有了什麼利用價值。一些以往對明樹畢恭畢敬甚至巴不得稱明樹為大哥甚至父親、爺爺的人,許多明樹幫助過的人,在明樹逝世後,有的來送了一份禮後匆匆離去,有的連看都沒來看一眼。
陳衛紅卻是個例外,除了送上一份重禮,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拋開其他所有事情,全力幫助處理明樹的後事,直到明樹入土為安並幫著處理好善後工作之後方才離去,這讓明樹的家人非常感動的同時,多少有些欣慰。
六月底,龍城縣教育局下發通知,由夏元春暫時主持潭定區教辦的工作。
六月二十八號,雙江市中考成績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