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洛在思考完這些事情之後,就準備繼續勞動,當然是午飯過後。
順便程洛也詢問了,新的成員他們餓不餓,得到的回答是並不餓,就是不現在不需要食物。
隨後承諾就將他們安排去了勞動建設當中,說是勞動建設,其實還是先跟著老成員學習。
不過他們都學習的非常快,有著明顯的進步,智力也在緩慢的提升。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強壯了不少,甚至感到了饑餓。
程洛也允許他們先吃點東西,因為體質的,高速提升。
不隻是新成員感到饑餓,連程洛都感覺有些空腹感了。
在簡單吃了點之後,勞動繼續,有人可能會問部落成員沒有排擠新來的成員嗎?
答案是目前沒有這個概念,承諾教授他們的生存方式就是團結與勞作,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建設是大家的事情,沒有偷懶的概念。
除了部落成員,身體上較好體質強大之外,就是沒有偷懶這個概念,他們認為勞動為部落工作是必須的。
隻有這樣才能讓大家都吃飽飯,讓大家都過得舒適,事實上也確實沒有錯。
不然你讓現代人100個人來野外求生,有人會覺得那個幹活少了,這個幹活少了。
也許前幾天不會,但很快矛盾就會激化掉。
在這樣的地方,所有人是必須團結起來公平和互相幫助。
這樣才有改變現狀的希望,“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馬恩兩位先生在18世紀就意識到並重要闡述。
就這樣時間很快在勞動之與建設下度過,第二天程洛派出去了九支探索隊伍,雖然有新成員的加入,但不可避免的下降了一些水效率。
但周圍的環境是必須要調查清楚的。
就這樣三日過去了,就在三天的時間內,不過從50人接收到了200人。
部落人數一下子增加到了300人,方雲也在人數增加後從編織組裏出來管理部落成員的日常工作。
每一位隊長都是非常有主見的,而熊石需要進行部落的房屋建設工作,所以管理日常任務的工作就交給了方雲,劉通進行輔助。
林老爺子則是在管理養殖場和農田,農田情況已經有作物發芽成長了,這比藍星上的作物快上不少。
而養殖場也重新建設過了,隨著人員的增多,食物也是問題而打獵也重新開始了。
程洛在這幾天之中,發明了樹皮甲和藤條盾等等防具,順便做出來了投矛器來代替弓箭。
不過經過試驗,發現每個人體格不一樣,投矛器也必對每個人須進行精心製作。
而這一項任務則交給了一位新來的部落成員,程洛讓其打磨製作大量木矛,並且分配了4個人。
部落成員的增多,讓每天吃飯上課有點困難,所以程洛變成了每天晚上上晚課,主攻科學思維和團結教育。
而且程洛也定下了綱領,那就是團結團結是不可動搖的思想綱領。
之所以定下這些思想是因為,程洛是並不崇拜古代皇帝的,一是因為程洛屬於現代人,二則是越了解先輩們的奮鬥與拚搏就越不會喜歡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