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從小在軍營中長大,喜歡騎射,對軍事方麵很敏感。因此,他的父親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常常對他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
「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城登基稱帝,覆滅大元帝國,大明王朝就此建立。再之後,朱元璋在百忙之中給七歲的永樂大帝取了個名字~叫朱棣!」
畫麵之中...。
元蒙兩軍廝殺....血流成河....哀聲遍天。
一群明軍衝進了元大都...這裏的蒙古貴族早就逃得沒了蹤影。
元大都的城牆之上,掛上了一條條大明的軍旗,象征著華夏丟失四百年左右的燕雲十六州重新被漢人占據。
隨後,畫麵一轉....定格在了南京城朱元璋登基為帝的畫麵。
......
元中統年間。
看到元大都真的失守了。
忽必烈的眉頭都扭曲成了八字眉。
自己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居然真的被人幹了?
還是被漢人給幹了?
開玩笑的吧?
南宋時候的漢人什麼樣他忽必烈又不是不知道。
十萬人帶著皇帝跳海都不敢拚死一戰。
怎麼這才過了過久。
他們變得這麼猛了?
很不真實!
雖然忽必烈從入主中原的那天起...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撤出中原的準備。
隻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他還是免不了唏噓!
“本汗的大元....竟然真的被覆滅....”
“也罷...也罷..我們蒙古人隻崇尚強者....既然你們推翻了元朝....就證明你們有這個實力....。但是....本汗的子孫們也不是吃素的。我們蒙古人天生好戰....遲有一天,依舊會南下席卷中原。”
......
大宋。
趙匡胤瞬間握緊了雙拳....
“好...幹得漂亮!”
燕雲十六州....趙匡胤一生的夢想就是收複燕雲十六州。
在他稱帝之後,本想第一時間北上滅遼。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他的戰略目標轉向了南唐方向。
現在看到明軍將燕雲十六州收複。
他自然是忍不住歡呼。
歡呼之後。
趙匡胤覺得好像哪裏不對..
特娘的大明好像是他大宋之後的朝代...
什麼情況?
是燕雲十六州又落到別人手裏了。
還是他趙匡胤壓根就沒收回來?
......。
金榜的畫麵又開始變化。
朱標出現在了金榜之上。
「從大明建國開始,朱棣的大哥朱標就被確立為皇太子,朱標從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又有數十位開國功勳為師,可謂文武雙全,是帝國繼承人的不二之選!」
「之後,朱元璋為了防備邊疆,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一方,由於朱棣是個出色的將才,所以被封到了曾經的元大都,稱號燕王,負責鎮守遼東北疆。」
「洪武九年,朱元璋開始對朱棣進行心理上的磨煉。」
「 朱棣和自己的兄弟們一起來到老家鳳陽,在明朝初期,鳳陽裏被稱為“中都”。」
「這裏埋葬著朱棣的祖父母,也是朱棣的父親朱元璋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沒錯,朱元璋是個放牛娃,因為吃不起飯,所以造反,開局一個碗,最後坐到了皇帝的位置。」
......
大元。
忽必烈本來都已經接受了元帝國覆滅的事實。
看到這裏,坐不住了。
他不服。
他的大元帝國被一個放牛娃給幹沒了?
這傳出去不會讓人笑掉大牙的嗎?
這太抽象了。
忽必烈死都想不到...
大元帝國最後栽到了一個放牛娃的手上...
而且人家造反滅元的原因也很樸實。
就是單純的吃不起飯了。
......
大漢。
看到這裏。
劉徹的嘴角一陣抽搐。
好家夥。
這朱元璋是個猛人啊。
一個地主家的放牛娃,因為吃不起飯...
起兵造反。
然後成皇帝了。
這是什麼神仙劇本。
劉徹願意稱朱元璋為開國鼻祖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