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意難平帝王第十位,永樂皇帝(2 / 2)

忽必烈皺著眉在腦中搜索了半天永樂大帝,結果查無此人。

於是側身詢問一旁的漢臣劉秉忠。

劉秉忠行蒙古禮回道:

“大汗...金榜之上...盤點這個明朝天子的功績時....提到了抗擊蒙元一事...顯然是我大元之後的朝代.....”

忽必烈雙眼一眯,一股肅殺之氣仰麵像李炳忠襲來。

“原來如此,這個大明是我元朝之後的朝代。”

“也就是說,日後推翻我大元帝國統治的勢力,很有可能就是明朝?”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忽必烈倒吸一口涼氣,連連搖頭。

“本汗的蒙古鐵騎天下無敵。”

“怎麼會敗!”

劉秉忠不卑不亢,淡淡回道:

“大汗,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大汗別忘了...您能坐上蒙古的大汗和華夏的皇帝位置。”

“靠的就是漢人軍團...”

“您那幾位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部隊,不是被您帶著漢人集團砍完了。”

提到當年的孝順事,忽必烈臉色一僵。

“往事如風,莫要多提。”

“總之,我元帝國的蒙古鐵騎絕不會輕易被打敗!”

......

金榜盤點繼續,畫麵中模糊的身影也愈發清晰。

「一方麵,永樂大帝是開疆擴土,打造盛世之明君,另一方麵,他又是一個以藩王上位的君主,是百官口中的暴君。」

「登頂皇帝之後,永樂大帝開始了自己開疆擴土的道路。」

「為了五征漠北,永樂大帝耗費了國內無數的人力物力,致使國家財政在崩潰的邊緣。」

「他的兒子開始不理解他,百官開始勸阻他,甚至不少官員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

「麵對所有人的質疑,永樂大帝曾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疲憊。曾經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後悔坐上了這個位子。」

「但是永樂大帝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有些戰爭他不去打,就要他的子孫後代們去打。」

「永樂大帝始終覺得,流血的,一代人就夠了。」

「在永樂大帝六十五歲那年,麵對北方遊牧民族又一次南下劫掠百姓,麵對自己早已年邁不堪身體。他仍舊選擇兵親出塞北,馬踏連營。」

「這一戰,他病死在了大軍回營的路上。」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永樂大帝仍舊放不下大明江山,放不下大明的百姓,也放心不下那個滿心遺憾的自己。」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好像又一次看到了大明的長城,黃河,長江。」

「永樂大帝呼出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感歎道,‘人生苦短,如此江山,豈不讓人留戀!’」

隨著盤點的聲音落下,朱棣的畫像也清晰的定格在金榜之上。

......

大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朱標,所有大臣們臉上的笑容在這一刻凝固了。

大臣們由於之前笑的太誇張,導致麵部表情一時轉變不過來,嘴角不停抽動,顯得十分滑稽。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永樂皇帝竟然會是燕王....。

此時的朱元璋猶如五雷轟頂,他已經懵了...不是...老四他憑什麼穿咱的衣服???

他不是在守衛邊疆嗎?

怎麼守到一半成皇帝了?

???

一時間,朱元璋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

他用略微顫抖的聲音詢問一旁的朱標。

“他娘的......標兒....是不是咱看錯了?....怎麼金榜上那張肥嘟嘟的大圓臉這麼像老四????”

明成祖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