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這天,李塵然早早的就在禮部官員的催促下起床,然後洗漱之後,穿上了代表皇帝的龍袍。
新帝登基對於天下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為皇太孫的登基而感到高興,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武德皇帝在很早以前就主動的在為李塵然刷聲望,刷民心。
不說其他,光是皇太孫發現紅薯玉米等高產糧食,就足以讓天下百姓都記住了皇太孫的好,甚至在民間有不少人都為皇太孫豎立了長生牌,故此皇太孫登基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不滿,反而大家都在期待等皇太孫登基後可以使大雍更進一步。
皇宮大殿之外,今日文武百官凡是在京之人無一人缺席,重臣都攜帶家眷,來親眼目睹這大雍第二代帝王的登基大典。
皇宮之外,天還沒有亮就早早的聚集了數千名從各地趕來的百姓,如今在皇宮城門外,已經有不下於三萬人擠在那裏,為的就是可以一睹新皇的容顏。
對於登基,李塵然的內心並不是很激動,畢竟這段時間他與皇帝隻是差了一個名號而已,但是真的跟在武德皇帝身邊,走到了最前麵,居高臨下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看著京城之外密密麻麻的百姓,李塵然的內心也不由的升起了一股火熱。
從今往後,他的肩膀上將要肩負起這大雍數千萬百姓的幸福生活,他的一舉一動,將會決定這大雍未來的走向。
如此重任,李塵然不僅沒有一旦畏懼,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武德皇帝看著如今已經長得比自己還高的乖孫,腦中回憶起當年第一眼見到他的時候,還是一個哇哇大哭的小娃娃,後來皇孫失蹤,武德皇帝心如刀割,還以為自己永遠也見不到自己的乖孫了,幸好老天垂憐,不僅把乖孫送回到他的身邊,而且乖孫是如此的優秀,讓一隻苦惱大雍未來的武德皇帝慶幸自己的接班人是如此的優秀。
“自朕登基以來,一心為天下之心,共四海之利為利。保邦於未危,製治於未亂,夙夜孜孜,為久遠之國計,盡心竭力。”
“幸天地垂憐,朕登基三十餘年,四海升平,百姓安康。然人有力竭,今朕已感時常力不從心。幸有皇孫蕭承,文武兼備,體恤生民。得眾臣之擁戴。得百姓之敬愛。”
“顧朕從即日起繼太上皇位,於大雍之社稷,交予皇太孫蕭承(李塵然)),望諸賢臣依能盡力輔佐,延我大雍萬世永昌。欽此!”
武德皇帝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卻清晰的傳遍每一個人的耳朵裏,傳位的旨意並不長,因為武德皇帝想要禪讓給皇太孫本就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今也隻是走一遍程序罷了。
聖旨宣讀完,武德皇帝望著自己麵前已經威武不凡的乖孫,內心一陣的激動,這大雍的江山交給乖孫,武德皇帝也能夠放心了。
“今後這天下萬民,這大雍江山,朕可就托付給你了。”武德皇帝把代表著無上權力的九龍玉璽從身旁的太監手中拿起,然後鄭重的交到皇太孫,不,是新帝李塵然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