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往事(2 / 3)

叵耐上頭有人,折子未到國君手中,就被陳家黨羽截了下來,陳敬昌聞之,暗生不滿,於是便差人將折子秘送到摟衣石骨兒手中,又告誡他要好生處理。

摟衣石骨兒接到消息後,登時怒火高舉三千丈,遂照折子上的聯名,將所屬官員一應罷免,查抄家私,定罪抓拿,下獄判斬,遣散親族,又讓手下親信接替空缺。

如此這般,當地百姓更加憤恨,為報眾官舍生取義之舉,於是便有年輕力壯者糾集起來對其進行了征討。

摟衣石骨兒見狀,直言烏合之眾不足道也,不僅未露半分膽怯,更是展現鐵腕手段,率兵鎮壓。

常言道,民不與官鬥,窮不與富爭。

不是無有勇氣,實在相差懸殊,那眾兵士身著鎧甲,手執利刃,百姓們如何遮攔,一日不到,眾百姓就如瓜果一般被砍了個血流漂杵,屍堆如山,真個人間煉獄,實在慘絕人寰。

事後摟衣石骨兒又將全城百姓聚集起來,把來老大一口油鍋燒的滾沸,當著全城之麵,將僅剩的幾名鬧事者炸成金色,剁成小塊分與眾人食用。

眾百姓見其殘暴扭曲至此,紛紛淚如雨下,哀嚎震天,肝膽俱裂,寧死也不順其意。

摟衣石骨兒看百姓還有違逆,又命兵士拿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褪去衣物,當眾洗剝,再拋炸鍋。

此舉也成了壓倒眾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隻得忍著惡心,不甘妥協。

見此法顯著,摟衣石骨兒更加得意忘形,於是便將此鍋定在了原位用以警戒,日後如有二心者,皆同當日一般。

自那過後,城內百姓更是水深火熱,度日如年,直到覃翟袁載二人到城,百姓們才算得了救贖。

卻說二人剛到蒼召南門,守城士兵便架起了兵刃嗬斥驅趕,二人都是剛烈漢子,見這情形哪裏會給兵士一絲顏麵。

下馬近前,劈頭就罵,伸手就打,那眾兵士見二人身著朝服,身後隨從又掛彩旗,自然不敢還手,於是便讓一人牽了馬匹快到城主府稟報。

不多時,摟衣石骨兒怒氣衝衝的帶兵來到,自道哪個不長眼的混賬敢在自己地盤叫囂,到得城門,但見二人身後彩旗上書:督監特使字樣,摟衣石骨兒瞬間蔫了下來,後讓兵士散去,自己下馬小跑上前。

兩相彙合,道明來意,引至城內,延宴敘談,席間,摟衣石骨兒極力讚同上頭下派旨意,表示願盡全力配合二人。

當夜無話,翌日二人起了個大早,領著隨從在四門貼了告示,擺了台案,靜等當地百姓報名參軍。

然兩日過去,偌大一個蒼召城,竟無一人報名,二人心中很是疑惑,於是便商量著察訪一二。

不察萬事皆休,一察火衝玄府。

是日晚間,二人就著夜色來到一位老者家中詢問民情,老者見二人是日前來的京城命官,當下自是無有怠慢,請入家中,掌燈奉茶,詳加粉飾。

老者自認說的天衣無縫,二人卻還是發現了端倪,最終旁敲側擊之下,老者再也難以遮掩,聲淚俱下的將真實情況如實告知。

二人聽後,寒毛卓豎,怒火中燒,怪不得無人參軍,黑暗至此,哪個還有報效之心。

二人都是火爆脾氣,哪裏能忍這種惡鬼,出了老者家門後,二人便一路來到了城主府內,當夜便廝並了摟衣石骨兒。

次日一早,二人令隨從召集百姓到城中鐵鍋位置相見,眾百姓哪敢不從,聞訊趕來之後,見摟衣石骨兒的頭顱高掛木樁之上,百姓們紛紛喜極而泣,連連叩首,稱二人是重生的父母,再長的爺娘。

事後募兵時分,一個個爭先恐後,踴躍參加,再無二話。

可憐好人沒好報,惡人有人教。

那陳家朝野上下遍布耳目,不過兩日,消息就傳到了陳敬昌這裏,得知消息過後,陳敬昌是暴跳如雷。

人說打狗還得看主人,二人竟問都不問就殺了摟衣石骨兒,分明是沒把自己放在眼裏,何況覃翟還是自己舉薦,此事若不處理,免不得要爭相效仿。

實則死他一個摟衣石骨兒並無大事,主要還是折了陳家麵皮,陳家豈能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