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滅賊軍潰散,萊夷王破局(2 / 2)

救援理由很簡單。

萊夷王曾擊敗齊國大軍,公子錦鴛的陰謀已經徹底敗露,等呂基殺死公子錦鴛,便會將矛頭對準幕後元凶之一的萊夷王。

屆時,曾經加入滅賊聯軍,後又迷途知返的五千齊國甲士,為擺脫此前所作所為,必然會盡力死戰,以表示自己始終對齊國忠心。

萊夷大軍雖然不弱,但麵對士氣高昂的齊國大軍,顯然並沒有多少勝算。

萊夷王唯一的破局之法,便是搶在公子錦鴛被殺死前,呂基對側方毫無防備時,對齊國大軍展開突襲。

隻要擊敗齊國大軍,殺傷齊國有生力量,便能實現強弱交替。

齊國大軍元氣大傷,必然會屢屢敗退,隻能不斷征召青壯,抵禦萊夷大軍連續入侵。

心腹密使宣稱,公子錦鴛深知自己大勢已去,倘若萊夷王突襲齊國,間接幫助公子錦鴛趁亂脫逃,其將悉數奉上自己一切家資,大約值比三萬兩真金。

萊夷王聽罷,雖然對公子錦鴛的家資所值半信半疑,卻沒有辦法拒絕劫掠齊國膏腴之地。

萊夷大軍之所以聽從號令,便是能夠通過劫掠獲取錢財。

倘若萊夷王長期按兵不動,萊夷大軍必將怨聲四起。

而今齊國毫無防範,麵對幾乎塞到自己嘴邊的肥肉,萊夷王自然不會傻到放棄。

公子錦鴛心腹密使前腳剛走,萊夷王便立即下令,集結所有萊夷大軍,對齊國發動襲擊,目標直指滅賊聯軍營地。

齊國所有將士,都將注意力放在滅賊聯軍上,邊界守軍幾乎都處於觀望狀態,完全沒有任何防備意識。

萊夷大軍簡單衝鋒,便直接突破齊國邊關,隨後長驅直入,一邊快速劫掠沿途的齊國村落,一邊朝滅賊聯軍營地方向衝殺。

等呂基回過神,萊夷大軍已衝殺到五十裏外。

轉瞬之間,原本誌得意滿的呂基,當即陷入兩難抉擇。

要麼先殺死公子錦鴛,再匆忙組織將士應對萊夷大軍。

要麼暫時不理會公子錦鴛,立即組織將士抵抗萊夷大軍。

前一項抉擇,雖然能夠徹底解決公子錦鴛這個罪魁禍首,但是萊夷大軍已經占據主動優勢,如果齊國將士不能第一時間組織應對,將會讓齊國再度陷入被動。

戰勝萊夷大軍還好,一旦再次遭遇戰敗,雙重打擊之下,齊國將士必將軍心潰散,從此一蹶不振,任由萊夷大軍宰割。

後一項抉擇,隻要齊國主力離開,公子錦鴛肯定能憑借自身才智,大概率能找出看守甲士的破綻,進而率領心腹下屬瞬間逃脫,往後再繼續禍亂齊國。

更為關鍵之處,齊國大軍曾被萊夷大軍擊敗,即便是公子錦鴛有意設局,呂基也不敢保證,自己率領齊國將士前去應戰,勝率能夠過半。

偏偏時間不等人,五十裏並不遠,按照萊夷大軍行進的速度,大約三個時辰,即姬宮湦前世六個小時,就能衝殺到跟前。

便在呂基為此心煩意亂之時,天子使者衛桐子極其合理地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