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南方趨平靜,西邊正蓄力(2 / 2)

上述皆為傳說,在史料之中,春秋戰國時,當地曾一度屬於吳國,後又歸於越國與楚國,秦漢至西晉均歸丹陽郡管轄。

姬宮湦所處西周末年,由於當地並未形成城邑,因此沒有固定地名。

為便於開疆拓土,姬宮湦便取名為烏江縣。

虎嘯軍方麵,在中郎將瞿無疾的率領下,現已掌控鄱陽湖沿岸過半疆土。

由於江淮大澇,鄱陽湖四周幹越部落損失異常慘重。

根據瞿無疾粗略統計,虎嘯軍所遇到的幹越部落,超過三成慘遭瘟疫肆虐。

盡管已經結束,卻仍未從瘟疫中恢複過來。

從幹越族人的角度來看,來勢洶洶的虎嘯軍,反倒不像開疆拓土,更像是不惜千裏迢迢,前來拯救幹越部落。

尤其是得知大周新國人之策後,幹越族人更是將虎嘯軍視為救星,雖然說不上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至少也會主動歸附。

瞿無疾遇到的最大問題,並非幹越部落抵抗,而是幹越部落毫無抵抗。

每日接納歸附的幹越族人,由於是語言不通和譯師匱乏的情況下,虎嘯軍甲士早已忙得不可開交。

針對上述情況,姬宮湦隻能頒布王命詔書,南部諸郡需分派屬寮官吏前往協助,並先行調集糧草物資,安排船隻參與運送。

……

西邊,宋國內亂正處於蓄力階段,魯國並國進展則頗為喜人。

角人六指提前討要賞賜,姬宮湦並未拒絕,卻也沒有全部答應,隻是同意其子嗣家眷成為大周新國人

允許租用百畝農莊或五千畝草場,並享受三年五載扶持期。

角人六指似乎頗為執拗,繼續奏請更多賞賜。

理由很簡單,在其暗中運作下,大量糧草物資源源不斷運入曹地。

加上姬武與花甲老者的通力合作,安宋大軍很快便形成規模。

根據姬武彙總數據,安宋大軍已有四千青壯,其中戴甲勇士已經超過一千人,餘下三千青壯亦頗為驍勇。

倘若加上中原遊擊團,足以戰勝正考父麾下護國大軍。

當然,安宋大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作戰訓練與優化戰損方麵。

反觀護國大軍,雖然以新國君公子司空為名,實則卻是正考父等宋國重臣為首。

公子司空明麵上忙於宋公白喪禮,實則卻是隻能忙於宋公白喪禮,不僅無法插手護國大軍,也不想插手護國大軍。

用姬宮湦前世話語形容,就是擺爛國君遇到重臣架空,莫名其妙就實現各取所需。

公子司空心甘情願當傀儡,正考父等宋國重臣則拚勁十足。

除了繼續大肆征召國人青壯外,正考父還參照大周王師九軍模式,對護國大軍甲士發放軍餉,並擬定初步的晉升體係。

雖然學得有模有樣,但終究有一個致命缺陷,那便是太過著急。

宋國,並非幾位重臣之宋國,而是宋人之宋國。

沒有經曆過徹底革新,同時又缺少從外部獲取利益的新渠道,便意味著各利益群體的話語權依舊不變。

利益群體僵化,恰好就是革新最大的攔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