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亂宋之後手,伐徐之前奏(2 / 2)

內史伯朙繼續勸諫:“臣始終覺得,角人六指之表現,過於鋒芒畢露。”

姬宮湦大笑:“某位聖賢曾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若角人六指善謀善戰,後期便會自行藏拙。”

“其若不自行藏拙?”

“那便並非善謀善戰者,吾等又何必懼怕之?”

內史伯朙若有所思:“大王早已預料到此?”

姬宮湦坦言:“略有考慮!”

寺人尨道:“大王聖明!”

姬宮湦卻笑起來:“僅隻大局之見而已,毫無應對細則也。”

……

衛侯和遭遇長狄師激烈反抗,宋公白子嗣接連被死士襲殺。

便在兩國亂象不止時,陳國亦出現新的變局。

據隨軍參謀師服最新奏報,陳公燮蠶食徐夷大半載後,終於做出正式決定,將於八月初率軍全麵征討徐夷。

大致算上來,公子錦鴛率領齊國甲士,於七月底出征萊夷,正式交鋒似乎也是在八月初。

陳公燮與齊侯購均為異姓諸侯,幾乎同時對夷族動手,這很難讓人不懷疑,二人暗中達成某種約定。

徐夷與萊夷本為同族,雖然相距上千裏,卻曾經彼此互助。

徐偃王贏誕反叛周王室時,萊夷王曾命長子率領親兵襄助。

萊夷一統膠東半島時,徐夷亦從中斡旋,說服大量夷族部落歸附萊夷。

據延鬆此前密報,公子錦鴛將會有意戰敗,其是否與萊夷暗中勾結,目前尚未明確。

陳公燮與徐夷王則關係微妙,此前陳國蠶食徐夷領地,徐夷王竟然沒有絲毫反應,似乎隻顧著積攢灰金。

姬宮湦自然不會相信,徐夷王如此愚昧無知。

現如今,陳公燮正式決定,將於八月初全麵征討徐夷,卻刻意對大周王師發出聲明。

依照雙方此前約定,大周王師屬於陳國援軍。

即陳國征伐徐夷進展不利時,大周王師需派遣甲士進行援助,酬勞便是陳國淮水北岸疆土,早已提前割讓給大周。

因此,陳公燮以感激周王室恩情為由,表示陳國將獨自征伐徐夷。

玄甲軍與龍驤軍等王師,隻需在大周邊境駐紮即可。

倘若陳國不敵徐夷,再請求大周王師出兵。

言下之意,便是無需大周王師參與,最好連邊界都不要跨越。

由於事關重大,師服不敢擅自做主,隻能緊急奏報。

內史伯朙對此頗為不解。

“大周王師本就是從旁襄助,大王亦無力管轄徐夷疆土,陳公燮為何還要刻意強調,莫非是怕吾等攪局不成?”

姬宮湦猜測道:“孤王亦不知其中深意,或是陳公燮與徐夷王達成某些約定。”

寺人尨不禁錯愕:“陳國全麵征伐徐夷,此二人還能有何約定?”

姬宮湦大笑:“往往越是怪誕之事,真相便會越加簡單。陳國全麵征伐徐夷,陳公燮與徐夷王為何不能達成約定?”

寺人尨依舊很疑惑:“兩國交戰,國君便彼此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