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楚國之現狀,蠻夷之起源(2 / 2)

對此,姬宮湦卻不用過於擔憂,畢竟楚國收攏南蠻大小部族時,采取相對柔和的手段。

不僅保留其部族首領地位,還通過貿易等手段,為南蠻大小部族提供物資。

楚君熊儀能如此大氣,正因南地郡積極開展對楚邊貿,使得楚國物資源源不斷。

姬酴頗為擔憂:“啟稟大王,臣曾聞,受其益者從其心。倘若任由楚國壯大,將來必定會成為大周心腹之患。”

姬宮湦卻不以為然。

“聖賢曾曰,鬥米仇升米恩。”

“何為鬥米仇升米恩?”

“南蠻大小部族長期受楚國恩惠,必然會以為,此乃理所當然之事。倘若楚國物資一時不濟,南蠻大小部族便會因此心生恨意。”

姬酴仍是不解:“然則如何?”

姬宮湦道:“屆時孤王隻需略施援手,南蠻大小部族便會感念大周恩情。”

姬酴總算恍然大悟。

“隻要切斷對楚邊貿,再從旁向南蠻大小部族許下利益,楚國必然會內亂。”

姬宮湦笑道:“正因如此,爾執掌南地郡,需加大對楚邊貿掌控力度。必要之時,至少要做到當斷則斷。”

姬酴鄭重拱手:“諾!”

姬宮湦將目光轉向屠休。

“淮陽郡近況如何?”

屠休拱手道:“一切尚好。”

姬宮湦不禁有些錯愕:“何為一切尚好?”

屠休道:“淮陽郡臨近陳國,尚未全麵推行郡縣製,反倒是農莊進度喜人,至今已覆蓋三分之二疆域。”

“人口方麵進展如何?”

“今歲天下小旱,陳國得益於淮水,幾乎沒有遭受多大影響。陳國流民數量減少,陳國亦加強邊關管控,是以淮陽郡人口增長趨於和緩。”

姬宮湦追問:“而今淮陽郡新國人幾何?”

屠休道:“大約為十三萬八千餘人,其中五萬為主動歸附野人,一萬為淮夷族人。”

淮夷曾遍布淮水流域,屬實力較為強大的部族聯盟。

相傳,蠻夷皆為太昊伏羲與少昊後裔,此前合稱為九黎部落。

蚩尤曾率九黎部落攻打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不敵,隻能向黃帝部落求援。

最終,黃帝部落襄助炎帝部落,於涿鹿擊敗九黎部落,並成功斬殺蚩尤。

九黎部落因此崩潰,並分化出各類新族群。

上古之時,黎與夷同音。

部分留在九黎部落舊地山東,最終形成萊夷。

往南遷徙者,居江水以南沿海一帶,被統稱為東夷。

居淮水中遊流域,其中以徐國最為強大,因此形成徐夷。

居淮水上遊流域,並未出現強大部落,便以淮夷進行指代。

部分遷往漢江平原,最終演化成南蠻各部與三苗集團。

魯國始封時,周公旦之子伯禽前往奄地建國。

伯禽剛到奄地不久,便遭遇淮夷與徐夷聯合前來劫掠。

很快,魯國都邑便被淮夷與徐夷包圍,伯禽兵力不足,根本出城迎戰。

周公旦聞訊,急忙派兵前去支援,才避免魯國社稷夭亡。

淮夷與徐夷被擊敗後,選擇暫時歸附周王室。

周穆王姬滿在位時,在徐偃王號召下,徐夷、淮夷與東夷聯合反叛周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