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收晉軍主力,困稷戎殘部(2 / 2)

趙叔帶正欲布置防線,後方便傳來晉侯仇親衛急令。

不惜一切代價,率晉軍主力撤回翼城。爾後全力死守,為其逃脫創造更多時間。

趙叔帶頓時心如死灰,揮退晉侯仇親衛後,立即召集晉軍主力。

“晉國氣數已盡,爾等皆屬無辜,如願歸附大周,那便自行前去!”

有甲士問:“將軍亦降乎?”

趙叔帶苦笑道:“吾乃戴罪之人,降與不降,皆毫無區別也!”

那甲士連忙勸諫:“晉侯無能,將軍大可投奔白狄聯軍,亦或上黨赤狄。”

趙叔帶搖搖頭:“白狄聯軍,上黨赤狄,皆將步晉國後塵也!”

甲士頓時無言以對。

自天子殺褒姒祭旗後,周室便不斷開疆拓土。

但凡心智正常之人,皆知天子不會停手,直至將九州悉數吞並。

晉國北征,亦屬無奈之舉。

身為大周近鄰,晉國唯有不斷壯大,才能讓天子投鼠忌器,從而延續晉國社稷。

社稷留存,方能尋找機會。社稷不保,那便回天乏力。

鄭黙率驍騎軍抵達晉軍主力營帳,尚未來得及組織騎兵展開攻勢,晉軍甲士便紛紛拋下兵甲,高舉雙手出營投降。

等鄭黙進入晉軍主力營帳,隻見趙叔帶滿臉頹喪癱坐在地。

“趙將軍,何故如此悲傷?”

趙叔帶閉口不言。

鄭黙繼續道:“爾本為大周朝臣,大王向來禦下仁德,必然會饒爾一命。”

趙叔帶自嘲地笑了笑,隨即站起身,朝鄭黙伸出雙手。

鄭黙不再贅言,示意下屬將趙叔帶綁縛,接著來到俘虜前方。

“爾等雖為晉國甲士,亦屬大周子民。今已棄械歸降,大王仁德,準許爾等自決去路。”

一名甲士道:“吾等已國破家亡,還有何去路?”

鄭黙笑道:“無心征戰者,便自行找尋家眷,隨後安心去耕種放牧。有意建功者,可選擇追隨大王,往後助大周開疆拓土。”

此言一出,晉軍主力俘虜很快便分成兩派。

一派紛紛轉身離開,往南尋找失散家眷。

另一派則是原地不動,紛紛表示願意加入王師。

鄭黙當即將追隨者聚攏,經過簡單點算,竟然還有上千人。

“而今曲沃尚被稷戎王占據,爾等便隨本將軍攻打曲沃。若有立功,大王將不吝賞賜。”

追隨者撿起兵甲,正式歸入驍騎軍戰鬥序列。

……

姬宮湦坐鎮臨時大帳。

眼見晉軍主力已盡數歸降,曲沃四周百姓亦大多南逃,便正式下達圍城軍令。

算上千餘追隨者,王師總兵力已高達一萬三千人。

稷戎王此前損兵折將,即便加上此前稷戎守軍,曲沃城中青壯亦不過四千。

兵力懸殊,結果不言而喻。

王師剛進行圍城,便有大量稷戎族人選擇棄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