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昆當即表態:“多謝大王!”
內史伯朙已然會意,當即擬寫王命詔書。
姬翉、姬贇、姬酴與太史伯陽父等四人,亦當場交割太守印璽。
姬宮湦全程均麵露微笑。
如此安排,實則亦是製衡。
內史一門已接近極限。
而今便有太督內史冂、太造內史仲颸、偏將軍內史叔垚、內史令內史仲颸、懸壺軍中郎將內史漪等。
王室公族該當有所上升。
目前已有太常姬黁、太倉姬綦、太守姬贇、公族內卿姬昆等。
招納派亦需要提級。
除太輜薑濉、太守屠休與太守李彘外,還包括延乙期等卿使。
此處之外,還有舊臣一係。
為太博祭公墩、太史伯陽父、太守姬友、玄甲軍中郎將姬掘突、太牧虢石父等。
自古以來,朝堂便自帶派係基因,任誰也無法消弭。
當前大周正處於極速上升期,朝堂派係黨爭自然不會凸顯。
姬宮湦卻深知,當對外擴張速度放緩,便會有人將精力放在權勢內耗上。
唯有不斷扶植多方,才能避免一家獨大。
誠然,九公十三卿與各郡太守,皆屬忠義之臣。
但誰也無法保證,伴隨時代發展,其等子嗣亦或繼任者,是否還會以忠為本,以義當先。
關中四郡太守采取兼領模式,則是提前弱化太守權柄,隨後逐漸下沉至縣鄉。
前世王朝帝國,郡縣製最大弊端,便是封疆大吏權勢會趨於集中。
一旦出現潘鎮割據,便會麵臨崩潰與滅亡。
完成關中四郡太守任命,姬宮湦繼續調整人員架構。
姬贇正式出任三川郡太守,太史伯陽父司職漢東郡太守。
姬酴調任南地郡太守,姬翉改任北域郡太守。
原犬城縣令魏姝,推行草場有功,正式升任隴西郡太守。
其餘各郡,太守維持不變。
……
臨近黃昏時,寒氣漸濃。
各郡太守均已完成奏報,優化及調整人事亦進入尾聲。
姬宮湦正欲宣布第三項社稷大事,天空突然變得暗沉,隨後便開始飄雪。
內史伯朙雙手頗為僵硬,仍堅持拱手行禮。
“啟稟大王,布帛已用盡!”
姬宮湦亦覺渾身酸痛,當即朝群臣宣布。
“今日歲末大朝會,諸公已然身心疲乏,便暫時到此為止罷。”
太督內史冂提議:“大王,僅剩第三項社稷大事,倒不如一並處置。”
姬宮湦道:“第三項社稷大事,涉及諸位司職之俸祿,至少需半日時間,方能核算與商討完畢。”
太督內史冂道:“依臣之見,此事當有大王獨斷,而非與臣等共同商議。”
太常姬黁當即表態:“太督所言甚是,臣附議!”
餘下中人紛紛拱手附議。
唯獨屠休直腰而坐。
姬宮湦頗為好奇:“南陽太守可是有話要說?”
屠休拱手:“啟稟大王,而今各郡、縣、鄉、閭之屬官,乃至郡尉與郡丞,俸祿均早已由額定,唯獨太守並未明定。”
姬宮湦笑道:“太守乃一郡之長,與九公十三卿同列,自然應當慎之又慎。”
屠休直言:“依臣之見,應當與縣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