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姬宮湦便將薑蓂之事,悉數告知申後。
得到的回答很簡單,隻有簡簡單單四個字。
“隨他去罷!”
……
十二月十五日,天晴。
各國駐使奏疏陸續呈送到案前,姬宮湦隨即開啟快刀斬亂麻模式。
魯使季績父最為積極。
姬宮湦親征鬼方期間,魯侯稱終於邁開擴張步伐,先後將五家諸侯納為子禮國。
五家諸侯,依次為薛國、滕國、顓臾國、費國與牟國。
薛國始建於虞夏,位於姬宮湦前世山東滕州。
虞夏末期,薛國歸附殷商。
其國君仲虺為商湯左相,與伊尹共同輔佐商湯,最終完成滅夏大業。
後薛國與殷商不合,雙方曾爆發數次征戰,薛國因此歸為東夷。
周武王滅商後,周公旦東征,薛國選擇歸附周朝,從此便成為魯國附庸。
滕國乃姬姓諸侯國,位於姬宮湦前世山東微山。
周公旦東征時,封其弟錯叔繡於滕,就此建立侯爵滕國。
滕國始終視魯國為宗主國,從未停止過朝會。
據前世史書所載,春秋早期,薛國與滕國朝見魯隱公,還曾因先後次序發生爭執。
魯侯稱納薛國與滕國為子禮國,全程異常順利。
顓臾國為風姓古國,始源於東夷部落首領太皞,位於姬宮湦前世山東平邑。
西周末年,顓臾國君弱民寡,實則早已與魯國附庸無異。
費國乃新立諸侯,位於姬宮湦前世山東費縣。
周宣王曾命魯武公廢長立幼,少公子戲繼位後被兄侄伯禦殺死。
周宣王討滅伯禦,命公子稱繼位魯侯,並額外加封公子戲嫡長孫為費伯。
嚴格意義上,費國算不上諸侯國,而是魯國小宗。
牟國為子爵諸侯國,位於姬宮湦前世山東萊蕪。
前身為東夷部族,其首領歸附周朝,曾為太公望麾下千戶。
武王滅商後,牟國獲封。
如今與顓臾國一般,早已與魯國附庸無異。
薛、滕、顓臾、費、牟等五國,被納為魯國子禮國,均為水到渠成之事。
此時,魯國疆域已趕超齊國,人口超過十萬。
魯使季績父奏疏中道,魯國遵從天子之意,為製衡齊國而擴土增民,使附庸名存實亡,魯侯稱心中始終惶恐不安。
為表明效忠周王室之誌,魯侯稱將一並繳納子禮國歲貢。
此前所定魯國之歲貢,僅為萬石糧食。自明歲起,將提高至十五萬石。
糧食將於開春雪化後陸續送達,魯侯稱安定子禮國後,再擇期親自朝見天子。
姬宮湦當即回書,對魯侯稱大加讚賞,並叮囑其當以社稷為重。
季績父已常駐王城,魯侯稱可三載後再覲見。
處理完魯國奏疏,隨即便輪到齊國奏疏。
姬宮湦簡單查閱後,竟發現奏疏上提及思齊大夫,而且占據重要位置。
思齊大夫,正是延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