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北方有某國,淮域無戰事(2 / 2)

姬宮湦道:“陳國襄助之功,孤王銘記於心。”

“天子南征時,陳國亦履行密約,通過遣使遊說,輕鬆兼並蔣國、胡國與譙國。”

蔣國始封於周公旦三子姬伯齡,曾以蔣地為都邑。

後經曆代周王屢次南征,淮夷逐漸被同化。

蔣國搬遷至淮水北岸,位於前世河南之淮濱。

胡國又稱胡子國,乃東夷分支歸夷所建。

起源早已無從考據,周王室典籍亦未有記載。

其國君姓歸,曾獲封為子爵諸侯,都邑位於前世安徽之阜陽。

譙國始封於召公奭之子姬盛,乃侯爵諸侯國。

其都邑位於譙地,即前世安徽之亳州。

前世史料之中,多將譙國與焦國混為一談。

實則二者關係並不複雜。

譙國雖為侯爵諸侯國,四周卻遍布夷族,因此未能壯大。

周平王東遷,崤函陝地之焦國亦被迫東遷。

後譙國被陳國滅亡,焦國再次遷徙,最終將都邑定在譙地。

如今,陳國一舉吞並蔣國、胡國與譙國,疆域幾乎擴大一倍。

往北與宋國接壤,東側為東夷,南端為淮水,西邊則是大周新置淮陽郡。

姬宮湦笑問:“如此一來,周陳密約達成也。”

胡崠道:“陳公曰,天子信守諾言,是以陳國每歲將進貢真金十萬兩。”

姬宮湦思索片刻:“真金非孤王所欲也。”

“天子需陳國進貢何物?”

“爾倒是坦言!孤王聽聞,陳國現今疆域,地勢平坦,盛產小麥。”

“啟稟天子,陳國新獲之疆土,尚未來得及經營沉積,是以府庫糧食並不充裕。”

“若按一兩金二石糧,陳國可願以糧代金?”

胡崠掐指一算:“那便是二十萬石糧食。”

姬宮湦頷首:“以陳國現今之疆域,二十萬石糧食屬實不多也。”

胡崠簡單思索片刻。

“天子有心照拂陳國,外臣這便回國,與陳公商議此事。”

姬宮湦笑道:“若難以籌集,亦可錢糧作半。”

胡崠連忙拱手:“諾!”

姬宮湦將視線轉向胡倜。

“國營坊之酒,每日半價一壇,可夠享用?”

胡倜道:“雖略顯意猶未盡,亦屬天子厚恩也。”

姬宮湦笑問:“待陳國貢品悉數抵達,孤王每日贈爾一壇如何?”

胡倜頓時大喜:“外臣多謝天子厚恩!”

胡崠忍不住輕聲抱怨。

“天子如此縱容,恐其將來會釀出禍端也。”

姬宮湦卻不以為然:“胡倜身為駐使,卻隻好飲酒,從不惹是生非,反倒令人寬心。”

胡崠隻得道:“但願如此。”

……

胡崠與胡倜告退後,姬宮湦繼續召見使臣。

衛國與翼國隔河相望,此前便關係匪淺,如今更是公認之友邦。

姬宮湦便選擇一同召見。

翼國駐使公子簌,翼伯喧之子侄,此前曾有覲見。

衛國駐使名為衛賁,乃衛侯和族叔,現已年近花甲,看起來頗為穩重。

衛國為侯爵,翼國為伯爵,是以衛賁在前,公子簌居後,二人依次走進大殿。

簡單行禮,入案落座。

衛賁率先拱手:“敢問大王,可還記得老臣?”

姬宮湦內心不由得一緊。

聽衛賁之語氣,顯然是與周幽王相識,而且此前關係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