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圍魏救趙計,打草驚蛇行(2 / 2)

“王師不熟庸國地形,隻需打草驚蛇,隨後以逸待勞即可。”

“喏!”

……

翌日,王師途經鄧陰兩國。

由於瞿無疾曾派人提前知會,鄧陰兩國並未嚴陣以待。

大量國野之人前來圍觀,甚至還有不少卿士貴族駐足路旁,朝天子大纛揮手示意。

跨越陰國,渡過漢水,抵達穀邑時已是黃昏。

穀邑即前世穀城縣。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嬴綏為穀伯,建立穀國。

十年後,穀國遭遇嚴重水患,國人死傷大半,穀伯及其子嗣亦被淹死。

穀國自此斷了傳祀,遺民隻得投奔楚國。

穀邑因泥漿遍布,且常有水患,是以上百年處於無主狀態。

直至西周後期,才有少許楚蠻入城定居。

王師抵達破舊城池時,楚蠻早已一哄而散。

穀邑地處彭水入漢水河口,沿彭水逆流而上,即可抵達彭國。

彭國雖為姬姓諸侯國,卻早已淪為庸國附庸,如今更是被庸國完全吞並。

王師在穀邑駐紮一夜。

五月六日午時,終於正式進入庸國疆界。

漢東諸國,均位於荊山山脈之中,王師行軍尤為艱難。

直至傍晚時分,終於見到庸國守邊甲士蹤影。

姬宮湦不禁感慨,難怪古時行軍如此艱難。

單是一路開拔,便需耗費如此之久,而且是在攜帶新軍糧的情況下。

若是千裏遠征,行軍至少要半個多月,糧草消耗更是難以想象。

難怪西周實行分封之策,非無心開疆拓土,實乃力所難及也。

推行郡縣製,最大阻礙便是道路難以通達。

假如偏遠之地有人造反,估計要等上一年半載,消息才會抵達鎬京王城。

屆時再派兵出征,且不論戰事如何,往返又是一年半載。

唯有修築馳道,使驛站通達,才算真正推行郡縣製。

至於能否將科技樹攀爬至蒸汽時代,姬宮湦也無法確定。

前世光顧著讀史明智,對機械知之甚少。

製鹽、造紙、石灰石、辣蓼草酒曲、石磨、玻璃、曲轅犁、馳道等,一部分為前世史書所載,另一部分則是前世生活常識。

念及此處,姬宮湦不由深吸一口氣,將視線重新放歸眼前。

庸國守邊甲士突見王師,竟一時愣在原地。

姬宮湦當即命瞿無疾,率五百重甲兵直接發動衝鋒。

庸國守邊甲士這才回神,急忙揮舞長戈迎戰。

不到一刻鍾,重甲兵便以碾壓之勢,全殲庸國守邊甲士。

附近山民見勢,早已望風而逃,相信很快便能消息傳至庸國腹地。

熊甯雖知王師已是極限,心中仍然焦急無比。

“啟稟天子,庸國守衛孱弱,王師當一鼓作氣,直奔彭國舊邑。”

姬宮湦並未直接答複,而是將目光投向剛凱旋的瞿無疾。

瞿無疾當即道:“如今業已入夜,山林虎狼出沒,地麵毒蛇橫行,焉能如此行軍?”

熊甯道:“而今已是五月六日,等消息傳至麇國舊邑,上旬早已過去。”

瞿無疾不禁有些惱怒。

“楚君之性命為性命,吾等王師甲士之性命,便非性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