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牧誓八國首,隴西七戎謀(2 / 2)

庸國曾想派兵救援,得知是天子王命,便選擇撤軍,同時收攏絞麇兩國遺民。

洛邑善靈堂開放代售,唯一條件便是必須使用紙幣。

倘若同時購入千顆墨玉珠,單價僅需七十銖。

墨玉珠很快供不應求,紙幣價值小幅上漲。

洛邑公族子弟逐漸鬆動,開始有人提前贖回第二期真金。

神秘人沒有再次現身。

延鬆麾下,已聚集上百名死士,目前正在全力追查妘槧與姬餘臣具體下落。

衛侯和按兵不動,中原諸侯國亦十分平靜。

晉國吞並霸倗兩國後,正在找借口攻打家門口的郇國。

根據欒賓回傳密信,晉侯仇將於五月初發兵。

姬成師已著手廣設新鋪之事,等郇國戰事一起,便可以悄然推進。

由於晉侯仇全心謀劃汾水穀地,趙叔帶與隰叔均無暇見客,是以欒賓未能傳話。

稷戎曆經多番鏖戰,終於成功將耿國攻滅。

遵照秘密約定,已是稷王的大荔王,將實控線控製在孤峰山以北,稷王山以西。

北域,義渠戎殘部僅剩三千人,義渠王之子義渠硐仍在頑抗。

勃赫率狼牙軍步步為營。

義渠戎施行奴隸製,不用勃赫策反,便時常有義渠奴隸主動投奔。

丁丙已順利潛入巴蜀,目前正在收集情報。

直至四月二十日,李彘終於傳回新消息。

隴山之西,有七大戎國。

由東往西分別為陸渾戎、邽戎、錦諸戎、冀戎、烏氏戎、䝠戎與翟戎。

陸渾戎王庭距西岐郡最近,與汧邑一南一北,遙相呼應。

烏氏戎位於汧邑西北部,其餘五戎均在陸渾戎西北。

以往開春之後,七大戎國便會相約共同出兵,前往王畿西陲劫掠糧食牲畜。

去歲,陸渾戎與薑戎勾結,王畿西陲大亂。

後烏氏戎獨自劫掠汧邑,趙開采取堅壁清野之策,雙方並未爆發衝突。

其餘五戎相安無事。

今歲開春,局勢微妙。

七大戎國默契地分成三派。

一派以烏氏戎為主,邽戎、錦諸戎與冀戎皆為其盟友。

勢力範圍為隴山西麓。

據李彘探明,其等早已暗中勾結北域太原市,似有興兵瓜分汧邑之意。

另一派為陸渾戎,因其去歲攪局,且將王庭西遷,是以被孤立。

勢力範圍在隴山南端。

最後一派為翟戎與䝠戎,勢力範圍在隴西更西側。

趙開之妹所嫁,便是最西北端的翟戎豐王。

格局頗似遠交近攻。

翟戎為狄族西遷所建,與䝠戎同族,時常共同進退。

三派雖未正式處於敵對狀態,彼此之間卻早已斷絕正常交往。

翟戎與䝠戎因外來狄族,又與趙開聯姻,遂有力保汧邑之勢。

烏氏戎一派害怕腹背受敵,是以不敢率先出兵。

陸渾戎類似旁觀者,妄圖坐收漁翁之利。

李彘赴任西岐郡尉後,快速搜羅情報,隨後製定打草驚蛇之策。

計劃很簡單,派五百青壯,偽裝成陸渾戎。

隨後沿汧水北上,聲勢浩大地衝向汧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