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衛武公姬和與晉文侯姬仇,即如今的衛侯和與晉侯仇。
衛侯和自不用說,如今已開始顯露其野心。
晉侯仇極力輔佐周平王,獲代天子討伐大權。
晉國領土得以實現快速擴展,周攜王亦死於晉侯仇之手。
四大諸侯護送周平王東遷。
趙開之秦國,一統華夏。
姬掘突之鄭國,春秋後期衰落,最終亡於戰國七雄之韓國。
晉侯仇之晉國,是貫穿整個春秋時期的頭號大國。
衛侯和之衛國,為姬姓諸侯國祚最綿長者,直至秦二世嬴胡亥繼位次年才被滅。
眼見姬宮湦陷入沉思,李彘連忙延續話題。
“趙開乃虎狼也!”
姬宮湦並未下定論:“皆是爾揣測之言,目前尚無實證也。”
李彘信心滿滿道:“大王若重用小的,小的必然能使其敗露行跡。”
“如何重用?”
“小的需西岐郡尉一職。”
“郡尉執掌城邑戍衛、甲士征召與卸甲安頓,爾非軍旅之人,亦無功勞在身,如何能服眾?”
“大王隻需任命,小的已有計策執辦。”
姬宮湦道:“郡尉之職事關一郡安寧,並非兒戲也。”
李彘道:“大王隻要給小的三個月,無需增派甲士與糧草,小的便能讓陸渾戎徹底消失,趙開亦會走投無路。”
“倘若失敗,該當如何?”
“請大王殺小的示眾。”
姬宮湦已然被說動。
若要東出中原,就必須徹底穩住關中後方。
隻要牢牢控製北山與隴山,便可騰挪大量兵力,同時大規模組建大周騎兵。
西北戎狄首當其衝,汧邑更是咽喉要道。
無論趙開是否另有圖謀,對姬宮湦而言,都是如鯁在喉般存在。
“爾如此執著除掉趙開,莫非與趙開有舊仇?”
李彘道:“小的早已查清,此前陸渾戎輕鬆攻滅散國,便是趙開暗中相助。”
姬宮湦心中一驚:“茲事體大,爾可有實證?”
李彘頗為悲戚:“殺吾父母之甲士,便有秦地之人也。”
“秦地屢遭戎狄攻破,有秦地降兵不足為奇。”
“小的去歲秋末前往汧邑,以乞討之名打探消息,曾在趙開府邸見過此人。”
“此人姓甚名誰?”
“嬴姓趙團,乃趙開族侄。”
姬宮湦當即清咳一聲,向寺人尨暗中示意,隨後望向李彘。
“孤王便信爾之言,授予爾西岐郡尉之職。”
李彘收起缺角陶碗,朝姬宮湦鄭重頓首。
“臣多謝大王大恩!”
……
直至午後,又有十數位應征者,皆頗為才能。
姬宮湦依次進行詢問,隨後根據各人所長任命司職。
這些應征者均適合小吏屬官,過程乏善可陳。
姬宮湦內心深處,仍在回味李彘那番言論。
自從剿滅王畿六國叛軍,姬宮湦便無暇顧及隴山。
如今漢中已安,關中之南再無後顧之憂。
北山初定,關中之北僅剩義渠戎殘部,不再構成威脅。
河西之地剛入手,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沉澱。
周南已經打開缺口,接下來便是耐心熬死申國,再圖周南諸侯。
圖謀隴山,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