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夔道:“屬下自幼曾四處尋藥,對鄭地最是熟悉不過。”
“爾便留在孤王身邊,先從向導做起。若是有所建功,孤王必提拔重用。”
“多謝大王賞識!”
不等姬宮湦抬起頭,四周便湧來數百名鄭地甲士,紛紛表示願意加入銳士營。
他們唯一的願望,便是讓親眷有個長久容身之所,不求衣食無憂,但求勉強過活。
倘若放在姬宮湦前世所在國度,這根本就不是願望,甚至連底線都夠不上。
但這是吃糠咽菜都有些奢侈的西周,就連天子也會喝稀粥吃野菜的時代,勉強過活才是最普遍的願望。
姬宮湦無一例外,批準他們加入鄭地銳士營。
不到半個時辰,銳士營便湊足八百人,爾後便停止征召。
子僦等鄭地屬官,早已驚訝得合不攏嘴。
姬宮湦自然不能讓他們閑著,籌措一千甲士七日所需糧草,將銳士營甲士家眷護送至驪山行苑。
原本死氣沉沉的鄭邑,很快便活泛起來。
甲士歸家道別,工匠修繕兵甲,屬官四處奔走,就連守門的駐軍也打起精神。
姬宮湦的言行舉止,正在打破鄭地國人陳舊印象,尤其天子殘暴傳聞。
前世史書中,周幽王寵幸褒姒,昏庸無能,任用奸臣,不理朝政,卻鮮有提及他濫殺無辜。
褒珦耿直諫言,周幽王隻是將其關押。褒洪德獻上褒姒,褒珦便官複原職。
申侯聯合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至死沒有傷及申後分毫。
姬宮湦很清楚,身為重生者,必然會進行各類革新,創建許多超前的體係。
當暴君無疑是自尋死路,當明君則會激起守舊派劇烈反抗,當昏君才是最佳選擇。
無論多離譜的舉措,隻要出自昏君,都會變得異常合理。
興建驪山行苑,幾乎無人過問。敕封弭國公,朝堂靜如止水。屢次禦駕親征,群臣與諸侯連探子都懶得派。
姬宮湦堅信,隻要拿捏好火候,自己就能不斷積蓄力量。
臨近天黑時分,內史叔垚傳來兩個好消息。
他們成功越過芮國,抵達中條山中麓,條戎果然沒有在後方設防。
芮國同為姬姓諸侯國,其國人頗有血性。條戎大舉進攻,芮國子民便死戰到底。
條戎主力,已深陷泥潭。
如果不是芮國子民太少,條戎早就大敗而歸。
此外,內史叔垚收到一密信。寫信之人,正是姬宮湦當初放走的戎主黙。
姬宮湦打開密信,終於明白條戎為何會舍近求遠,翻越四百裏,劫掠芮國與鄭國。
原因很簡單,還是申侯!
戎主黙離開驪山,一路往東前行,很快便抵達中條山就被曾有交情的條戎收留,順利成為條戎王東北麓。
條戎王曾與戎主黙有過數麵之緣,得知驪山戎被滅後,便將戎主黙收攬麾下。
申侯曾派人攜帶重金,說服條戎王攻打芮國與鄭國。事成之後,準許其占領芮國與鄭國。
姬宮湦看完後,憤怒地將密信扔進火堆。
“待孤王兵強馬壯,必定讓申侯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