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千乘戰車,三萬甲士,兩萬餘奴隸仆從。
經過占卜祝頌儀式後,正式開拔夨國舊地。
申後抵達申國當晚,便成功說服申侯,聯合繒國發兵。
兩國合約戰車五百乘,甲士兩萬五千名。
申繒聯軍,將沿漢水西行,直抵漢中褒國。
姬宮湦見時機成熟,親率八百虎賁軍,直奔薑戎西陲巢穴。
西陲岐山,本就是大周發源地,
沿途百姓紛紛駐足,各方城邑也遣使迎送。
姬宜臼首次行軍,一路上頗為激動,時不時會詢問各地典故。
姬宮湦也是首次途經,便交由寺人尨解說。
期間,不忘給姬宜臼灌輸重振周王室的理念。
兩日後,虎賁軍順利抵達薑戎所屬邊界。
與此同時,王畿之師已越過夨國舊地,正與薑戎對峙。
申侯帶領申繒兩國聯軍,也進入褒國境內。
開始聯合褒國守軍,共同抵禦陸渾戎。
麵對前後夾擊,陸渾戎與薑戎絲毫不懼,分兵進行作戰。
姬宮湦得知前線僵持後,正式召開戰前會議。
除寺人尨與媯子騭外,姬宜臼也在其中。
“如今薑地虛空,孤王該如何征討,方為上策?”
媯子騭提議:“虎賁軍長驅直入,攻取薑邑,勢必瓦解薑戎鬥誌,使其民眾望風而降。”
姬宮湦頷首道:“子騭所言,正是孤王所想。”
姬宜臼突然站起身,朝姬宮湦有模有樣地拱手。
“父王,孩兒以為不妥。”
姬宮湦笑問:“太子有何見解及良策?”
“薑戎人多勢眾,父王隻有八百虎賁軍。倘若大量薑戎歸降,根本無法駕馭。”
“這倒是事實。”
“薑戎乃王畿大患,曾滅祖父宣王南國之師。孩兒以為,應以牙還牙,虎賁軍所到之處,皆盡屠滅薑戎之民。”
姬宮湦頗為詫異,就連寺人尨與媯子騭也麵色一白。
這可是妥妥的暴君之言。
且不說他身上流著一半薑戎的血,三皇五帝至今,也從未有過屠城之舉。
即便滅國,也會存民。
姬宮湦深吸一口氣:“此舉有傷天和,有違人道,有損王室,太子休要再提!”
姬宜臼卻道:“外祖申侯曾說,薑地之戎皆唯利是圖,縱使老弱婦孺,也以劫掠為樂。”
“他自己都是薑戎出身。”
“正因如此,外祖申侯時常深惡痛絕,兩百年仍不服王化,可見其等頑固至極。”
姬宮湦有些猶豫了。
這種刻在根子裏的劣性,猶如前世的倭奴。
唯有血洗,方能滌蕩。
寺人尨敏銳地覺察到,姬宮湦出現動搖,急忙出言提醒。
“大王曾說,以人為先,萬不可忤逆天道。”
姬宮湦思索許久,才鄭重其事地作出決定。
“太子所言不無道理,孤王亦不敢忤逆天道,不如便交由薑戎自己抉擇。”
媯子騭提步上前:“還望大王明示!”
姬宮湦道:“將歸降者編為奴軍,負責前鋒作戰。若有一人逃脫,則全隊悉數連坐。”
“老弱婦孺如何處置?”
“納入奴軍,一並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