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在冗長樸素的日子裏重複著,一周又一周。
十一月的開始,懷一顆素樸心關照每日的柴米油鹽,以精神的明亮對抗灰暗普通的日子。
真正的來日方長是一個人和生活的地老天荒。
生活之美哪有驚天動地,一杯好茶,度過山河日月好光陰。
驚天動地全在日常裏。
林青青偷偷拍下初初小姑娘走路跳舞扭動的樣子,實在是好看。獨屬於孩子天性純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樣子。
人太安逸就無法給自己壓力,沒有壓力,活得沒有靈魂。
遠離安逸,習慣自律,內心方能自我成長。
多日沒有看到麗敏寫公眾號,心裏惦念,但僅僅是惦念而已,不去打擾她。
人過了四十,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開,慢慢悟,悟得透得豁然,悟不透的,慢慢讓時間來悟。
做任何事情,心裏坦蕩蕩。
不再有任何社交,生活的圈子隻有自己,丈夫,和兩個孩子。
看到“斷親”一詞,深有同感。跟親戚說關係都不如快遞員熟絡。現實就是如此。
林青青不願意跟任何人交往。
年輕時的心力已過,唯有餘力過獨自清歡的地老天荒。
煙火四季裏,兩人對飲。攜手同行。分享每一道食物,每一口可口的食物。
又到周五,陪孩子,也安然,煙火氣息,樸素的,最好的。
晚上做意大利麵給她們,自己做一碗湯。不去吃食堂,每天做飯辛苦,隔一日做飯,孩子們也能有好吃的。媽媽的飯雖然做的一般,但有家的味道。
這個秋天,還一直悶熱,早已過了霜降,一點涼意沒有。也無怪,西南之地,不似江南。大約隻有到了冬天才會有涼意,冬天不寒。
思念父母,也隻是淡淡的,對父親,想盡孝,卻是離得太遠。
小視頻裏看到一位科學家,說起來抹了一把眼淚,說最大的遺憾是盡孝遲了。
不留遺憾,對父母好,無論母親對林青青做過多少惡毒的事。都不要再去計較,從心裏,她到死都不願意親近母親。
唯有父親,她心裏願意,無嫌隙,無任何阻隔,她願意抱抱父親,親親父親。照顧他,就像她小的時候,父親照顧她那樣。背在肩上,走路。
雖然經常想念父親,隔得太遠。
有時候午睡醒來,不知身在何處?恍惚間,她已到中年。仿佛年少的樣子還在那裏,像山花一樣燦爛。
林青青經常想起十幾歲的女孩,那是自己。就如初初一般大,初初比她幸福多了,初初有疼愛她的父母,每天陪伴著。
初初早晨洗臉在唱歌,走路也像在跳舞,那是快樂的樣子。真讓人羨慕。
林青青覺得一個人的日子是浪漫的,所有的時間屬於自己,不需要跟人說話,一整天不說一句話是最好的狀態。
讀書,陽光,簡食,音樂。不用做飯。
她盡量簡化做飯的次數,但倆孩子和徐辰要吃三餐。
林青青真的不喜歡做飯,浪費太多時間。不做飯,不表示不夠營養,可以搭配好的一日三餐,加上鄉村基和大學食堂。確實可以減輕做飯的負擔。
徐辰需要減肥,她規劃好兩個人的減肥餐和倆孩子的能量營養餐。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