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沒有理由哭泣(1 / 1)

林青青自從離婚後,不知道自己用多長時間走了出來!搞得她現在不會哭了。

以前可不是這樣,她挺愛哭鼻子,動不動就流眼淚。

早晨腳打後腦勺的送孩子上學,沒有一分一秒的空隙。

也不知道是否現在已經完全走出來了?她的生活是在正軌上,每天自己給自己打氣。

這大概就是一個中年寡母的心境。

她早已放下那個人,就是他站在她麵前,她的臉永遠跟個死人臉差不多,不會有任何表情。

但她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些難過,不是為任何人,就為了當下的自己。

她承擔養育倆孩子的責任,沒有人可以商量,沒有誰幫她看一秒鍾孩子,父母,沒有,朋友,沒有,隻有她自己,她要承受多大的壓力,才能把孩子們養大。

眼淚是鹹的。

她一早迷迷糊糊的爬起來,反正是不敢睡覺,不管是讀英語讀書,她不敢浪費時間。

昨晚因為苓苓沒帶練習本回來,她打了孩子。打完孩子,又抱著孩子痛哭,她知道她不該打孩子!

苓苓已經那麼乖,那麼懂事。她後悔得要死。抱著孩子好久,還沒有緩過氣來。她需要調整自己,反思。

苓苓才七歲,這麼小可愛的樣子,就是孩子,記不住很正常,為何要求苛刻,對孩子那麼狠?她恨自己沒良心,對孩子如此之狠。恨自己打孩子。

悔恨了一個晚上,帶著悔恨開手機,做直播。

她不該對大女兒初初那麼嚴格,不能玩iPad,隻要孩子玩一會兒,她就催促她去學習。

有這樣的媽媽,孩子真倒黴。

就像苓苓哭著說:“我不要你這個媽媽了,我要一個新媽媽。”

是啊,孩子能說出這句話,她心裏是多麼的難過啊。沒有人護她周全,挨打的時候,沒有辦法逃脫。

就像林青青小的時候,母親打她,她無處可逃,任其母親發泄。

可憐的小苓苓不也如她小時候一樣的遭遇嗎?

林青青需要每日反省。對孩子要忍住,遇到問題冷靜。動手是最低等的行為,沒素質沒教養的表現。

小時候母親打她,非打即罵,母親重男輕女,對她所有的養育是:她的童年一片灰色。做不完的農活,幫母親做所有的事,不能吃好吃的,沒有新衣服,沒有一切美好的東西。

不許去別人家看電視,村子裏放露天電影,不許去看。她一切的行為都在母親的監控之下,那個灰著臉、整天膽戰心驚的小女孩林青青。

如今幾乎延續著母親的做法,要不得!要不得!

她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控製自己,自律,先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再來當孩子的媽。

她不配當初初和苓苓的媽,就憑每天那樣嚴厲的對待倆女兒。

自身不夠好,能把孩子教到哪裏好?

她送完苓苓去學校。九月,剛開學的時候,天還是很熱。

她希望孩子們在學校開開心心。

她不再壓迫她們這裏那裏,孩子的天性至少有一半是玩耍的時間。讓給她們一半美好的童年,不要再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隻要她們知道自律,有內在學習自驅力,學習不差,林青青決定給她們一半自己的時間玩耍。

不內卷,不攀比,過好自己的童年,過好自己的每一天,心安,踏實,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