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上官,那些是西域人,身著盔甲,隻是說奉命前來買些糧食,村民不賣,他們就闖到家裏,肆意強搶,還請上官明察。”
西域人。
那就是真珠葉護沒錯了!
“他們離開多久了?”
“大約有兩個時辰。”
那就是說真珠葉護是星夜啟程的,來到這裏天色剛亮。
許敬宗也不敢再追下去,他們已經走了兩個時辰,而且已經動手搶糧了,即便是自己追上去,恐怕也阻止不了他們。
萬一觸怒了真珠葉護,沒準自己的小命就難保了。
“陛下,真珠葉護搶了城外百姓的糧食,還是讓他給跑了。”
許敬宗這家夥雖然是個奸臣,但是現在他的做事風格還是很靠譜的,許敬宗追是追了,可他畢竟是個文臣,麵對真珠葉護難免忌憚。
如此看來,這家夥的工作態度還是非常好的。
許朗問道:“這麼說這位葉護大人走的匆忙,竟然不曾帶些吃的?”
“是。”
“陛下,真珠葉護這是欺我大唐,不如立刻發兵追剿。”
“不!名不正則言不順,貿然發兵隻會給文臣留下口實,而且朕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朕可是一言九“釘”,此仇必報!
這更加讓許朗確信,朝中一定有他的眼線。
朝廷打仗,商人賺錢。
沒錯,曆朝曆代,隻要一打仗,勢必會滋生出一批新的富豪。
大唐朝也不能例外,比如鄒鳳熾。
他曾麵謁高宗,請買終南山中樹,山中每樹估絹一匹,自雲山樹雖盡,而臣絹未竭。
唐高祖時富商鄭鳳熾(鄒鳳熾,說是唐高宗時人),家產不可計數,邸店園宅,遍滿海內,與權貴往來,勢傾朝市。
這樣的人,說他的崛起之路,怎麼能不跟權貴們打交道。
隻不過唐朝對待商人的態度是曖昧的,也正是有這樣對百姓友好的國策,才讓大唐呈現出盛世的魅力。
國家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總體的生產產值才會越來越高,這也造成了一個反麵。
官員與商賈勾結,與民爭利,進一步形成特權壟斷。
平民和權貴的差距涇渭分明,好像生活在兩個世界,所以大唐盛世,是權貴們的盛世。
二者,大唐官員們當中的紈絝子弟,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和家族的人脈,進一步形成特權壟斷。
百姓更加苦不堪言,泥腿子們,隻能苟活在權貴的陰影之下。
邊境強敵環伺,一旦戰爭開啟,各路糧草不能及時就位,必然就要依靠民間力量。
要麼直接找商人買糧,要麼增加賦稅。
後者自然是許朗這樣的現代人不願做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可是經過曆史檢驗的。
往往在這個時候,因為需求緊急,商人就會抬高價格。
作為權貴,他們不知道好多人都吃不起米了,還要錢有什麼用?
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視野。
所以啊,打仗打的錢,它是人性的戰爭。
唐朝呢,曆經幾次的戰爭和內亂,終於在安史之亂的時候,竭澤而漁,迎來巨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