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時,肅武皇帝站在船頭,與一家子靠譜不靠譜的親人揮手道別,他心裏並沒有多少惆悵,對他而言,此刻揚帆所向處,才真正是家園。當然,這一家子也是家人,但這個國家,於他而言,永遠沒有歸屬感。
他的國在萬裏之外的夏朝,他的家園亦在萬裏之外的夏朝,他所熟知的人與事,都在那裏,深深與他的靈魂交纏在一起,如同血脈一般,永遠不可能與身體分割開。
這裏很好,你們也很好,隻是……那裏才是心能安處,心能安處方是吾鄉。
此時,肅武皇帝已經二十六歲,伊麗莎願意混淆視聽,也是因為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伊麗莎早已經肯定,不是華國的貴族千金們不夠好,而是她的兒子壓根就不喜歡藍眼睛綠眼睛棕眼睛,金毛紅毛棕毛的華國女孩。她兒子喜歡的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博學多才,端莊大方的姑娘,這樣的姑娘,華國不是沒有,而是適齡的不多,符合肅武皇帝挑剔喜好的就更少了。
伊麗莎殷殷叮囑過肅武皇帝:“如果你回來,一定要找個你喜歡的夏朝女孩和你一起。”
肅武皇帝想起這句話時,他已經到了長安,站在長安的城門外,心中的喜悅與平靜令他幾欲落淚。
我的長安,我又回來了,隻是我不再是從前的模樣,亦不再是曾經的身份,此時我領略到的你,是否也會不同。是的,我回來了,我可以慢慢從另一個角度欣賞你的美,從另一個方麵來嗬護你的美。
很多次我在夢裏描繪你的樣子,卻不敢回來看你一眼,如今我終於站到你麵前,再次與你對視,而如今我又重年青,再不是彼時滿頭白發的垂暮之年。感謝命運,讓我以現在的樣子與你對麵,感謝上天,讓我再次回來。
這一次,我可實現我曾經的願望,與三五好友,閑來垂釣,歡聚飲酒。
雖我曾經的朋友都已老去,甚至已經死去,但還活著的,都可以再召集起來。
而且……新朋友,可以有!
先去禮部理蕃院落個名,再去宗正司落個戶,畢竟是宗室,這些辦起來都挺快。辦完手續用過午飯,蕭瀟就在午飯後抽了個空與他會麵,並“侄子”來,“侄子”去地與他懇談了一番。等到他問“沈觀潮可曾歸來”時,蕭瀟的答案讓肅武皇帝十分歡悅:“四個多月前歸國。”
得知沈觀潮還住原來的園子,肅武皇帝就二話不說告辭,他要去找好基友繼續他們沒完的那被子了。
至於端莊博學,大氣雍容的夏朝女子……噢,這從來不是他歸來故園的目的。
肅武皇帝的人生,是有茶有酒有好基友就足夠的!
#到這裏就算完結了#
#後媽就是不給CP的那種#
#別不拿好基友當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