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三聲敲門聲後,在點點雨聲中,一陣木門的吱呀聲傳來。
“呀!怎麼是個小孩,帶他來的人去哪了”那位前來開門的中年女子說道。
小孩此時正裹在繈褓之中,明明外麵正是瓢潑大雨,小孩竟一點也沒被淋濕。嬰兒上留著一個木牌上麵赫然寫著——“匡善”。
“匡善,應該是他的名字吧。”
而繈褓之內,男孩手裏正攥著一個項鏈。項鏈為圓柱形,上寬下窄,也看不出有什麼美感。
“在外麵那麼久幹什麼呢!趕緊進來啊。”屋內傳來一道聲音。
“外麵……有個小孩。”女人道。
“是嗎?還是明早送到孤兒院吧。”
“啊,好的好的”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過去了16年。孤兒院內,一位頭發雜亂,身著衣物都縫縫補補的青年走出了孤兒院。
“啊,終於能走進大城市了。怎麼感覺這大城市的空氣更讓人舒心啊”青年開口。
該男子雖有些蓬頭垢麵,但渾身散發著正氣,五官端正,胸前掛著一串項鏈。
沒錯,其人正是匡善。如今16周歲,已能走出孤兒院獨自生活。
話說匡善這16年裏過的如何,也不過是將就日子。16年裏身邊無數同為孤兒院小孩被領養帶走。而匡善卻一直無人問津,在孤兒院內也沒交得什麼好友。所以現在進城全需匡善自己一人獨自打拚。
年輕人一般最不缺的就是拚勁,但匡善從小到大隻想躺平,但他知道——沒有了孤兒院庇護,自己再繼續無所作為最終隻會淪落街頭,為了不成為凡凡眾生中的一員,匡善也隻好拿出十二分精神應對。
因為匡善要一邊應對學業一邊在外奔波,即便匡善再怎麼天賦異稟,在時間的洗禮下也會逐漸顯出頹勢。
第一個月,京城如此浩大,卻沒有匡善的容身之所。在外麵試時屢屢碰壁,誰也不想錄用一個沒經驗還身穿破爛的學生。
在外生存都成了問題,也沒辦法完成學業。為了活下去,匡善在學校那邊請了半個月假以此去謀得生計。即便已是六月,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會關乎到下個學期的分班,匡善也別無他法。
匡善白天一邊發傳單一邊尋找工作,晚上就在橋洞下,地為床,天為被,靜靜入睡。
匡善隻好抽出時間學習,但這樣學習終究沒什麼效果,可匡善也無奈。
之前在孤兒院時,匡善偷看院長的報紙,得知了京城的繁華,便心之向往,認為隻要去到京城,生活一定會好起來,錢也會如濤濤流水般湧入他的錢包。
但目前看來匡善錯了,並不是在京城就能成為富人,而是京城根本容不下窮人。匡善眼前浮現出許多年輕人,在京城創業不成,隻好悻悻回老家去。
“他們都成功不了,我拿什麼成功,他們都是名牌大學畢業,而我隻是個高二學子,他們都有家人以及在背後支持的妻子,他們都有家,有個避風港。而我……一旦在這京城輸了一切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