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為了不欺騙大家呢,我在這裏先說明一下,本書前30章應該都是我的自傳,也是本人的親身經曆,相對來說有點壓抑,但是並沒有博同情的想法,隻是想說一下本書的成因,因為小時候的經曆,所以導致鄙人性格有些分裂化。
所以在看前麵的時候,很有可能很多讀者就看不下去了,在此我也深感抱歉
我一直想用另類的手法表達出這本書,所以才想用我小時候的親身經曆,慢慢的將故事呈現在各位的眼前。故而采用插敘倒敘的手法來表現。
後麵的表現形式也會和前麵痛苦壓抑的形式完全不同。
好了各位讀者,歡迎你們走進我的世界。
我的爺爺名叫張小三,為啥叫張小三呢,其實聰明的看官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排行老三才叫這個名字了,起初我也是這麼想,後來才知道,原來我爺爺是我太爺爺的第三個妻子生的孩子,大家都叫我太奶奶小三。所以取名叫張小三,看來小三這個詞彙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才有的產物。
我的太爺爺在當時那個年代,家境也是特別好的,我的祖上一直是播州的土生土長的人物。說起播州,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但是一說起貴州遵義,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點,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在這裏開的遵義會議。
好了,言歸正傳,又說到我太爺爺那個時候,一說起貴州,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窮,其實我也這樣認為,我從出生就沒見過我的爺爺,家裏全靠父母撐著,住著一間破瓦房,也沒有什麼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我家姐弟三個。我是老二,頭上有個姐姐,腳下有個妹妹(後來妹妹在我八歲那年我爸媽離婚以後,我媽媽帶著她嫁給了我的繼父,不到一年,不知什麼原因就去世了,所以後麵也就不再提及)。一家五口人都穿的破破爛爛的,父母也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按照當時的劃分。就是一妥妥的貧農。
我們最怕的就是下大雨,因為每次下大雨,裏麵就會沉積很多的水,床上,櫃子上,全是水,大風一吹,感覺這房子都搖搖欲墜。每次一回想起這個事情,我又想到了杜甫那句千古名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看到這裏,可能聰明的看官又要發問了,你既然說你一出生就沒見過你爺爺,那你奶奶肯定還存活在世呀,既然奶奶還在世,那怎麼又說一家五口人呢?這不是前後矛盾經不起推敲麼,有這種疑問的看官我不得不點個讚了哈,說明你仔細的看了,也在邊看邊想問題,很厲害。
其實呢,不是我不想提我奶奶,也不是有啥特殊的原因不能提我奶奶,我就是單純的寫錯了,不想改而已
因為我一家五口和一家六口,好像和各位看官都沒多大的影響,所以也就不再修改了,畢竟大家來追書,都是過來消遣時光,來追求精神上的滿足的。也就不用太在意那些小細節了。
當然了,肯定也有很多看官還是秉承著一個嚴謹的做事態度來看待事物的,畢竟人都說態度決定一切嘛,所以呢,我也覺得我應該好好的寫,要對得起各位看官,所以呢,在接下來的部分,我也會向各位看官好好學習,拿出嚴謹的風範,把這個故事講完,不出一點紕漏。這樣才對得起大家寶貴的時間。
好了各位,我們書歸正傳,不說廢話來讓大家覺得這個書沒有看頭了,畢竟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浪費大家的時間都是浪費大家的生命,正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各位看官看了小說還要去和對象春宵一刻呢,我也不想讓大家以為我是一個隻會水文章的作者,胸無點墨,隻會在這裏牽著大家的鼻子走。
那我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我的爺爺張麻子,帶大家走進那個動蕩的時局。走進我爺爺的內心深處去。
各位,看著路,慢慢走,別摔倒了啊
因為我賠不起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