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這也就能說明,為什麼凶手隻有一人,卻能製服三名受害者。
因為凶手是從背後偷襲的,受害者沒有反應時間,被打昏在地,之後就任由凶手擺布了。
還有帶血的繩子。
繩子上的指紋是徐州和徐佳,還有一個第三人。
這第三人,很有可能就是凶手。
此凶手心理承受能力強,“食人”,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次犯案。
隻要這不是凶手第一次犯案,數據庫裏就應該有凶手的信息。
隊長安排警員去數據庫裏搜尋,看有沒有“食人”類凶手的信息。
結果讓隊長失望了,沒有符合條件的凶手。
證據又斷了。
而徐佳可能是唯一的突破點。
而徐佳現在生死未卜,情況不明。
任誰看都會覺得凶手帶走徐佳是多此一舉,給自己找麻煩,可他偏偏沒有直接殺人滅口。
凶手帶走徐佳的意圖不明。
隊長判斷凶手或許有可能認識徐佳,這種認識很有可能是單方麵的。
而徐佳作為一個高中生,未成年人,每天待的地方幾乎都是學校,家裏。
學校或許會有線索。
隊長決定到徐佳就讀的高中調查一下。
隊長帶著兩名年輕警員前往徐佳所就讀的高中學校。
(十一)
從徐佳班主任的口中可以得知,徐佳是一個努力上進,品學兼優的學生;從徐佳的同桌口中得知,徐佳是一個性格好,溫柔,漂亮的女生;從徐佳的朋友口中得知,徐佳性格溫柔大方,因為長相漂亮被人追求,並且追求徐佳的人還是校外的人。
在學校裏探查了半天,也不算白費,至少得到了徐佳被不知名的校外人員追求。
那說明徐佳可能在不知情或知情的情況下被人糾纏,徐佳被動地與除了校內同學的其他人員有了聯係。
當然,並不是說與徐佳有所聯係的校外人員就一定是凶手,可至少說明了徐佳並不是隻有家,學校,這兩點一線。
徐佳的社交可以向外延伸。
現在應該做的是找到與徐佳有聯係的校外人員,以及向徐佳表白的人都是誰。
(十二)
隊長感覺或許是因為有兩個隊員的加持,今天的運氣不錯。
隊長和兩個隊員出門後,就看到了靠在牆邊有幾個頭發五顏六色的半大的小子,在向穿著校服的學生收取保護費。
隊長和兩個隊員當即走向這群少年。
而這幾個少年,好像沉迷於收取保護費的場景中,直到隊長和兩個隊員走近,成包圍之勢,才發現三個穿著警服的人員。
此時想跑自然是來不及了。
隊長讓學生先走,留下了幾個不良少年。
幾個少年看跑不了,於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原地。
隊長也沒準備拿幾個少年怎樣,本打算教育教育就放幾個少年離開,可突然想到了與徐佳有聯係的校外人員,於是心血來潮地問了幾個少年一句關於徐佳的事情,沒想到這隨口一問竟然有了意外之喜。
幾個少年認識徐佳,也知道向徐佳表白的人是誰,因為幾人正是那表白之人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