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庭中的暴力:精神壓迫(1 / 1)

以事例從法律方麵、人性方麵分析婚姻家庭中的種種矛盾。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這些事例喪失對家庭婚姻的美好希望。已經有了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的更要以此為戒,繼續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家。

精神上的壓迫,遠比拳頭上的疼痛更容易摧毀一個人。

張某今年35歲了,七年前和李某芬結婚登記,現育有一子一女,兒子5歲,女兒3歲,現和父母及妹妹住在一起。妹妹今年30歲,離婚兩年了,之後便回家靠著父母哥哥接濟,並沒有出去工作的打算。

按理說張某如今也算事業有成,年薪百萬,還給家裏開了一個飯館,可父親依舊把他當做二十年前一個混不吝的小子,平時總是言語打壓,沒有半分尊重。別人家都是重男輕女,偏偏他的父親從小便對他非打即罵,直到如今仍舊如此。在家中對他言語壓迫,在外對親戚朋友抱怨兒子不出息。

張某之前也試圖過反抗,在自己20歲的時候便出外打工遠離家中了,可因母親的一次次電話、一次次保證,以及父母年歲確實大了,張某在外出五年後回家了。回到家中確實平靜了一段時間。而張父張母也為張某找了一位妻子,便是李某芬,婚後二人孕有一子一女,著實甜蜜了一段時間。可在自己上班工作,為養家糊口奔波時,妻子變了,變得和父親一般對自己言語辱罵,而妹妹也和父親妻子統一戰線,言語間多為數落,母親則麵露難色,一語不發,一切又回到了20歲以前的生活,不同的是更多的人指責自己了。

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

2016年8月20日,堂弟娶妻,張父張某出席,親戚對張某多加讚賞,張父卻麵露不屑,對張某的努力不致一詞,皆歸於運氣,張某無法,隻好強顏歡笑。因苦悶張某和三個好友一起在自家飯館借酒消愁,酒喝至一半,妻子的電話打來,命令張某馬上回家,張某隻好和好友告辭趕回家中。

回到家中,妻子大怒,辱罵詛咒張某,而在張某眼中妻子說什麼聽不見了,隻覺得眼前之人麵目可憎,那一瞬間如惡魔附體,隻想讓眼前之人閉嘴,於是他捂住眼前之人的口鼻。終於安靜了。張某殺了妻子!

張某急忙走出臥室,客廳中父親看到自己仍舊辱罵:廢物!妹妹仍舊附和!母親仍舊一言不發!世界太吵鬧了,閉嘴!別說了!安靜!終於安靜了,太靜了!父親的屍體,妹妹的屍體,母親的屍體安安靜靜,就躺在客廳,終於安靜了。不對!還有聲音!小臥室傳來的,是張某的兒子和女兒的呼吸聲。張某的腳步調轉,走向小臥室……

最終家中無一幸免,張某投案自首,對殺人一事供認不諱。

分析:

(1)言語上的暴力比身體上受到的疼痛更加讓人難以接受。良言一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2)不在壓迫中爆發,就在壓迫中滅亡。不要欺負老實人。應該說不要欺負人。

(3)不要吝嗇自己的善意,你的善意會傳遞。

(4)重男輕女不可取,同樣重女輕男也不可取。男女平等不是說說而已。思想上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5)尊重比什麼都重要。尊重生命,尊重長幼,尊重萬物,尊重一切的一切。學會尊重,就會知道敬畏,敬畏一切的一切。

(6)當你揮下屠刀的那一刻,被害者就變成了加害者。

結:精神上的壓迫,遠比拳頭上的疼痛更容易摧毀一個人。要永遠存有敬畏之心,平常心,不要吝嗇釋放自己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