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李月娘給杜老二遞了一個帕子,並且一句話就讓杜老二變得冷靜下來:
“你可趕快擦擦吧,然後去洗臉,要不然等會報喜官過來,你這般樣子,不是給兒子丟人嘛?”
“哦哦,是啊!”
杜老二被自己媳婦提醒,當即拿帕子擦幹淨臉上的淚痕,又風風火火地去後麵洗臉。
杜家其他人也趕快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務必保證幹淨整潔、光鮮亮麗的,不給“會元”丟臉。
李月娘則懷著激動的心情,讓家裏的管事,再多準備三大筐的銅錢。
讓過路的父老鄉親們,都沾沾他家的喜氣,也是給兒子積福。
之後就是官府的報喜隊伍,前來杜家報喜。
杜鴻羽接了喜幡,報喜的隊伍拿了“喝茶錢。”
杜家放起了鞭炮,準備起了席麵。
由於會試是集齊天下學子,同來京都參加考試的。各府城的天之驕子,如今也都留在京城,等著四月份的殿試呢。
所以杜鴻羽就提議他們家低調一些,等殿試真的也取得“好名次”,再熱鬧一些,也沒什麼不妥。
杜老二這個時候,自然聽杜鴻羽的話。
說讓低調就低調,這次杜家也沒有開流水宴,就隻是當天,很多親朋好友一起慶祝了一下。
外麵前來道賀的,也都能推就推了,隻說兒子要專心準備殿試,回頭殿試之後再請各位。
其他人自是點頭稱是。
杜鴻羽得了會元,又過了五日,就到了杜清安外出遊曆,出發的日子了。
一大早,杜家上上下下,不管是主人家還是丫鬟小廝都開始給杜鴻羽裝點行李。
雖說是輕車簡從,但是一年四季的衣物,杜清安要隨身攜帶的書本,大小箱籠的,最後滿滿當當地裝了一整個車廂。
因為和杜清安結伴的,有他的師父和師兄,還有像護衛一般的鏢局,李月娘經過半個月的習慣,倒是如今也沒有多麼強烈的不舍了。
等杜清安踏上馬車,準備出發的時候,沒有母親的挽留不舍,杜清安多少還有些不習慣呢。
當然也就是這樣說說,對於能出去遊學這件事,杜清安還是抱著一百二十度的誠心呢。
杜清安走後,家裏人不習慣了一段時間。
但是慢慢的,也都習慣了杜清安不在家的日子。
……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到了陽春四月。
四月初二,正是殿試的日子。
皇宮。
杜鴻羽、唐子樂、溫辰,以及李子期,四人隨著其他貢士,在宮中的太和殿參加殿試。
殿試隻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宮,曆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景元帝親自出題。
殿試的時間是卯正時分,他們到的時候還早,等所有的貢士集齊了,檢查過身上沒有夾帶小抄等異物後,宮裏的管事公公就帶著他們進殿去了。
意外的是,他們被帶去了清和殿,而不是太和殿。
倒是讓一眾學子,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