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啊,咱們江州府的水稻都是8月底收割?”黃巡撫問道。
餘知府名餘智江,字德山。
整個南嶺省以省城為界限,分為南北兩大塊,江州府位於南半邊,就是不知道北半邊割稻晚,耽誤種麥不。
一直當隱形人的餘知府上前拱手答道:“回中丞大人,都差不多,可以直接借鑒靈山縣的做法。”
此時齊民傑笑道:“中丞大人不用擔心,南方和北方接壤的,凡是種一季水稻的,大多都可以在割稻後種小麥的。因為北方也大都八、九月份播種,而南方的十月份溫度相當於北方的九月份了。”
“術業有專攻啊!”黃巡撫笑嗬嗬道。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種一季稻的其他各地,朝廷都派了掌管農事的官員下去巡察,順便把朝廷的文書下發,這是大規模種植的第一年,都不強求,若是想種的話朝廷學著霍縣令的做法,負責三分之一的銀錢,並且把麥種運送到各個縣衙。
若是豐收了,以好的麥種抵錢,若是欠收了,就免了這筆銀錢。
當然了,在知道靈山縣很多農民還自發的多交了很多小麥,用作本縣孩子們的學業時,齊民傑第一時間遞交了折子。
朝廷又立馬加印了很多靈山縣的宣傳事跡,分發各地。
搞不好要出現一堆靈山縣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當下,一夥人又坐了馬車,一路走一路巡查。
齊民傑每到一個村子,都會下車向正在收割麥子的老農詢問情況,他自己也會隨機的抽取麥穗觀察。
但是都沒有霍縣令之前拿給他的麥穗好。
難道是霍文峰欺騙了他們?專門挑選的飽滿的大穗子?
馬車上,齊民傑看了好幾眼霍縣令,霍縣令起先沒感覺,後來發現總有道目光時不時打量他,他抬眼一看,是齊民傑。
“齊大人,下官臉上有東西?”霍縣令一邊摸臉一邊疑惑道。
齊民傑搖頭:“我隻是發現這幾個村子的小麥都沒有你拿回來的好啊。”
一聽這話,霍縣令心大的,根本沒往他自己身上想,而是笑道:“齊大人有所不知啊,這花家不管種什麼,養什麼,都比別人家好呢!就連花家的飯菜,也是最味美的!”
餘知府輕咳一聲,這個二貨,就知道吃啊。
霍縣令發覺一不小心,說出了心裏話,憨笑兩聲,也訕訕地閉了嘴。
齊民傑和黃巡撫對視一眼,眼裏都看到了笑意,這也是個實在的啊,老話不是說了嘛,傻人有傻福啊,這貨這兩年就得升一升了。
當然了,若是今年整個南嶺省都種了小麥,而又都大豐收了,那整個南嶺省的大小官員,年底的考核,也都得記個優等了。
齊民傑從京城而來,還有個重要的事情:替皇太後,也就是他的堂姐,瞧瞧花春暖,是否真如白侄孫說的那樣,過得自由自在,然後把春暖的貢獻,一樁一樁的都整理下來,為下半年春暖進京提前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