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三宜祭祀、祈福、拆卸、建造、動土。
胡家村的改造工程在一陣鞭炮聲中熱鬧的開始了。
依照規矩,村裏的人要先去祭祀各自的祖先,然後再一起去祠堂祭祀並祈福。
胡老爺子當年來到胡家村是被收養的,故而改了胡姓,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將自己當成胡家村的一份子,而村民也十分接納這個當初的外姓人。
“星羽,你今天也跟我一起去祭拜祖先吧,我想他們也會保佑你的”胡老爺子在院子裏將一大塊豬頭肉放在籃子裏,又拿了一瓶不知道從哪挖出來的珍藏老酒。
“好嘞”
孟星羽想起以前小時候剛到胡家村,每當逢年過節其他院子都熱熱鬧鬧的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唯獨自己和星夜兩人被關在院內。
他們都是胡老爺子從外麵帶回來的孩子,依照風俗,是沒有資格去祭拜的。
而每次胡老爺子都會將祭拜過後的吃食拿回來給他們兩人吃,說是吃了膽子大。那個時候也成了兩個小孩最喜歡日子了,畢竟有很多肉和糖果吃。
收養胡老爺子的那戶人家沒能留下子嗣,每年都隻有胡老爺子上前祭祀,而村裏的那套房子也是他們留給胡老爺子唯一的東西。
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現在的胡老爺子,也就不會有此刻的自己。
孟星羽內心是這樣想的
兩座墳頭是建在距離院子三公裏外的地方。
腳踩在凍硬的黃泥路上發出細小的咯吱聲,那是晚上路麵被霜凝固了。
墳頭沒有立碑,隻有一個小小的山包。
在當年那種經濟情況下,立碑那是大富人家才弄得起的。
“三根香,兩枝臘”
這是祭拜的基本用品
胡老爺子熟練的將火紙裁成小塊,將大部分遞給了孟星羽
“燒點吧”
孟星羽拿著手裏的火紙,紙雖輕,可此刻卻給他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這是你自己爭取來的,要不你將林家拉了進來,這些人可不會讓你來祭拜的”
祭拜與否對於孟星羽而言並沒什麼重要的,他目前所做的隻是為了胡老爺子長臉
無論是城市或者農村,人們都會有一個共通點
【你看看某某某的孩子如今多麼有出息了,你再看看你”】
“胡老爺子,來了啊”
一個村民在不遠處打著招呼
“嘿嘿,是啊”
各家祭祀之後就是祠堂祭拜了。
胡家村祠堂祭拜是村內十分看重的事務。
等孟星羽到的時候,祠堂的儀式已經開始了,根據村內的規矩,他是不能進祠堂的,所以他隻能在祠堂外看著。
隻見村民們由輩分高低前後站著,為首的是一村內唯一一個高齡達到九十多歲的老者。
一個小時後,祭祖儀式才結束。隨著那位老者杵著拐棍在祠堂門前喊著
“開工,破土,大利”
遠處響起震耳的鞭炮聲,隨即一陣房屋倒塌的聲音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