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怎麼樣,好看吧(1 / 2)

太祖建燕朝一百餘年,春和景明,和風煦暖,正值京城大好春光,作為京中的官宦人家,秦家陳設布置,自有文人的雅韻妙趣在裏麵,院外粉牆環護,綠柳周垂,院中花木清幽,山石相綴。

郎君剛睡醒,眼尾還帶著紅,麵容稚嫩但不掩淩厲,五官俊美無儔,肩膀寬厚,雖然才十八,但已經身量頗高。

這對於秦景燁是平平無奇的一天,父親去上朝,大哥還在練武場習武,自認為風流一世的二哥應該還沒有回家,所以沒有人天天打攪他。

秦景燁看著鏡中的自己,鼻梁高挺,眼眸幽深,同上一世一般無二,無論是眉還是眼。

他拿過下人端來的銅盆,擰幹手中的臉帕,洗淨臉之後就出了門。

微風拂麵,秦景燁走在去學堂路上,朝曦暖陽,秦景燁懶洋洋得走著,慵懶舒展,他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巷口中傳來貨郎的呦嗬聲,身穿布衫的婦人拉著手裏還揉著惺忪眼睛的孩童,崔夫子的學堂在甘泉巷裏,甘泉巷有一水井,因為水清醇甘甜如同山泉,名為甘泉巷,所住人家多為尋常百姓。

上一世他出生微末,後來朝廷征兵,他從小兵做起,每日睜眼便是黃沙漫天,周圍的兄弟上一刻還他開著玩笑話,下一刻就死在胡人的刀下,沒了呼吸。好在他天生力氣比較大,也還算機敏,活命倒是不成問題。

漸漸的他一步一步往上,從百夫長到了校尉、騎都尉、中郎將最後到驃騎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那年秦景燁二十七歲。

這一世他出身在書生之家,父親是吏部郎中,母親是富商之女,父母恩愛,他爹出生在書香之家,可惜大哥一心學武,對讀書根本不感興趣。

於是秦大人隻好把目光看向自己的二兒子秦景雲,二兒子倒是一塊讀書的好料子,可惜整日總是搞那些詩詞歌賦,不務正業,在秦大人的不懈努力的勸學之下,兒子總算考了個進士,現在做了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

對於自己從小一副好相貌的、性格沉靜的三兒子秦景燁,秦父雖然也是希望兒子讀書做官,不要像他兄長硬要學武,進了軍營,為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 。

一生順遂,平平安安,在刀光劍影中雖然可以博來榮華富貴。

可是,要是萬一有一天,白發人送黑發人呢。

好在小兒子沒有說出要和大哥一樣學武一樣的話,重活一世,秦景燁覺得安安穩穩讀書沒有什麼不好的,上一世家貧,無錢讀書,後來當上了將軍,雖然讀了一些兵書,但總是有一些遺憾。

按部就班,安安穩穩的就好。

在學堂,秦景燁安安靜靜在書案前讀著書,他十六考中了秀才,雖不如二哥有天賦,但也是自己認真努力讀書之後的結果。

他的老師是致仕的崔大人,狀元出身,崔大人做官之時最愛彈劾朝臣,致仕前的官職是禦史大夫,崔夫子致仕後每年會收幾個學生,那年和他一同拜師的是禮部侍郎家的大公子顧朗,農家子沈瑾和他。

崔夫子收徒標準極高,秦景燁他爹也不抱有這麼高的奢望,隻是托了關係把幼子送來此處,期望幼子勤勉讀書,順便開闊眼界。

後來有一天,七歲的幼子回家,夫人說要崔大人要收幼子為徒,秦父開始是不相信,確認之後開心壞了,隻拉著年幼便已將展露樣貌之盛的小秦景燁,好好讀書,看著兒子,秦父開始思考崔大人收徒的原因,盯著兒子看來許久,得出一個結論,可能是因為,我兒,長得太俊。

秦景燁認認真真聽崔夫子講完後,問了幾個困擾自己多日的問題,崔夫子解答難題之後,摸著白胡子對秦景燁說:“你們幾個,我已經教得差不多了,你雖然讀書天賦不如他們,但比常人強很多,今年下場應該是沒有大礙的。”

崔夫子眼神隱晦閃過幾分讚許,三個弟子,沈瑾天資聰穎,過目不忘,顧朗雖沒有沈瑾那麼妖孽,但也極有天分,宦海沉浮多年,幾經風雨,秦景燁這性子卻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近,總感覺此人如同名劍,藏在低調平凡的劍鞘,還未露出鋒芒。

年老的夫子慈愛得望著高大俊美無比的郎君,郎君平時表情不多的臉,思考之時便會多些表情。

聽完夫子的教誨之後,秦景燁出來,顧朗突然走過來,穿了身月白色圓領錦袍,麵容俊逸,身姿峻拔,顯得玉樹臨風,這廝還裝模做樣拿著把折扇,顧朗拍了拍秦景燁的肩,“走,東來居最近有新出的佳肴,還有酒也不錯,要不要一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