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職業理念(1 / 2)

教育觀

素質教育的內涵【提素個性創兩全】

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素質教育是麵向全體學生(每個人)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成績加其他)的教育 {不占課}

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特長特點)的教育 {因材施教}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新想法)和實踐能力(動手做)為重點的教育 {支持,尊重,讚賞,不固化思維}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學習過人】

教學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 {調動積極性}

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注重過程引導學生探索}

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關注學生自身情感道德人格}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兩獨一發+兩全】

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遵循規律}(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相信學生潛力,可以進步}(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寬容學生,容錯}

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因材施教}(3)學生和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 {換位思考}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尊重學生}(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讓學生參與,調動學生積極性}(3)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保護學生的權利}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還應該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還應該做到教育公正,麵向全體學生

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順序性(由---到---,有固定的順序,不可逆) {循序漸進}

階段性(不同階段,不同特征) {針對性}

不平衡性(同一方麵不同速,不同方麵不同步) {抓關鍵期}

互補性(身身互補,身心互補) {揚長避短}

個別差異性(獨特性) {因材施教}

美育的類型

藝術美育(畫)自然美育(景色)社會美育(誌願者)教育美育(科技美,文化美,化學現象美)

教師觀

教師職業角色的轉變【見醋放鹽】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引導者:啟發,誘導,循循善誘;促進者:品德,心理素質,情感}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編教材讀本,做教具,豐富優化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