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秘潛京城(1 / 2)

“鼓樂齊鳴千家喜,流光溢彩上元夜”,這是京城百姓最常說的一句俗語,因為隻有這天,京城才會解除宵禁,大張燈火,萬民同樂。

對於京城的窮人來說,上元節要比春節還要興奮,因為每到這天,铖王都會在王府門前大擺宴席、分散錢財,凡是大明子民,來者不拒。

铖王朱昀剛過而立之年,生性浪蕩,酗酒成癮,卻也不近女色,因而下無子嗣,枕無旁人,當今聖上多次敲打他做些正事,但每每都被他胡亂搪塞過去。皇上對這個兄弟向來寬容,有傳聞,其實铖王朱昀不知何時害了癔症,腦子早就壞掉了。

此時,朱昀望著府門前胡吃海喝的人,突然大笑著舉起酒杯來。席上眾人都被嚇得一怔,而後陪笑著向他敬酒。

一個麵目粗糙黢黑,甚至可以稱得上長相嚇人的跛腿撞開人群,終於擠到了朱昀麵前。

“王爺,草民……草民……”

此人話未說完,突然從腰間抽出一把匕首,朝朱昀脖頸刺去,人群嘩然,紛紛散開,朱昀躲得及時,讓這人落了個空。侍衛將朱昀護住,此人跛腿也突然變好了,縱身躍過侍衛,穩穩跳到了朱昀背後。

朱昀淡然轉身,麵無懼色,與一旁驚慌的侍衛對比鮮明。這時,巡夜的錦衣衛聞訊趕來,朱昀與那幾個侍衛也退到了錦衣衛後麵。

“你們別傷到了百姓,本王先……先到別處躲躲哈。”

說罷,朱昀便與侍衛著急跑開了……

……

五日後——

京城街道已沒了節日跡象,有的隻是百姓們一如既往的費心苦勞。

行了十幾日路的喬蘭芷,在踏入城門的那一刻終於鬆了口氣。她本就是瞞著師父下山的,並未準備盤纏,身上僅有的銀子一路上也用得差不多了,不知還能不能在這裏尋到個住處。

前方不知在幹什麼,聚了一堆人,喬蘭芷跑去湊熱鬧,抬頭便見“大理寺”三個大字。走近才看到被圍觀的是大理寺的招聘告示,喬蘭芷還未將告示看完,門內就走出兩個人來。

其中一人約摸著不到四十歲,身材有些臃腫,雙眼無神眼底淤青,像是半年未曾睡過了。喬蘭芷盯了他片刻,眉頭微微蹙起,嘴中默念:“張叔叔?”

此人清了下喉嚨,麵向眾人說道:“咳,在下大理寺少卿張未清,如今大理寺急招雜工,薪酬豐富,有意者可在這邊報名。”

張未清旁邊看似二十出頭,麵色與他一般憔悴的人晃了晃手中紙筆:“報報報報……名來來——這!”

圍觀眾人暗暗發笑,張未清心煩地瞥了那結巴一眼,搶過紙筆:“本官自己來便好,你去忙吧。”

吆喝了許久也不見有人上前,喬蘭芷身後之人低笑:“這年頭誰還敢去大理寺啊。”

喬蘭芷疑問:“為什麼?”

“你不是本地人吧,大理寺與東西廠早有不合,若被人知道你跟大理寺有關係,走到哪都會有人躲著你,生怕被東西廠的人……”這人頓了下,聲音壓得更低,“大理寺不剩幾個人了,他們說是招雜工,誰知道讓你進去是幹嘛的。”

喬蘭芷若有所思,片刻後突然衝向前麵:“我我我,我要報名!”

張未清將她打量一番,嗤笑:“一個姑娘家瞎鬧什麼,還打扮成小夥子,當我看不出來?”

喬蘭芷早已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還是想爭取一番:“你們不是急招人嗎,燒火做飯我都會,還有……”

“去去去。”張未清麵露嫌棄地朝她揮揮手,“大理寺從未有過女子,姑娘還是另尋高就吧!”

喬蘭芷又生一計:“我可以不要工錢,隻要給我個住的地方便好!”

張未清有些不耐煩了:“住的地方更沒有了,這裏都是大男人,除非你能和他們擠一個鋪。”

“我……”

四周的人開始起哄譏笑,喬蘭芷實在被堵了一句話也說不出。

她並非為了尋個住處才想進大理寺的,而是她自小便聽父親說過,大理寺是重審重案的地方,很多重大案件的卷宗都在此處。她自七歲逃命時便想弄清當年的真相,為全家洗脫謀反的罪名,可誰又會幫一個逃犯呢?而且她對當年的事也是一知半解,眼下能想到最靠譜的辦法,就是進到大理寺,找到當年的卷宗!

弘治二年,外戚林氏經人告發疑似勾結綠林謀反,朝廷派铖王朱昀帶兵滅了林氏滿族五百餘人。

對於當年的事,喬蘭芷隻知道這些。喬父當時任濟州知府,不知為何也會被牽扯進去,但以喬蘭芷對父親的了解,父親絕不會做謀反之事!

張未清正是喬父當年的得意門生,看樣子方才應是沒認出來她來,這樣也好。

被大理寺拒之門外後,喬蘭芷肚子也餓了,便想去尋些吃的。剛要走進一個茶點鋪子,她便聽方才在大理寺門前湊熱鬧的幾人邊走邊說:“大理寺近日的麻煩事可多著呢,王爺遇刺,皇上要求半月內必須抓到刺客,否則便問罪。這本該歸錦衣衛調查,但聽說錦衣衛怕惹麻煩,就將案子推給大理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