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張奉孝搶親(02)國師說洪舉(2 / 2)

蔡洪舉未到大門,見那國師已進了大門,見蔡洪舉來,拱手先打招呼:“大夫最近可好?”蔡洪舉忙一揖到地說道:“不知國師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望乞恕罪!”國師道:“大夫說的哪裏話,隻是有些事情想起,剛好路過,特來找你一趟,未及傳報,大夫莫怪。”蔡洪舉忙請國師進前廳奉茶,又說道:“國師有事隻管傳喚,下官必當奉命,今日勞動國師大駕,實是愧不敢當!”國師哈哈一笑道:“也無要緊的事,今日路過,特來向大夫道喜來了。”蔡洪舉聞聽詫異道:“國師,下官何喜之有?”國師嗬嗬笑道往內宅一指,蔡洪舉會意道:“哦,嗬嗬,原來國師指的是小女啊,下官這些許家事,不意國師竟也知道了,真是慚愧。”國師也顯得驚訝道:“我這還沒說,你就知道了?莫非是有人比我來的早?”蔡洪舉被弄的一頭霧水,說道:“國師何意?國師講的不是小女的婚事嗎?”國師笑了笑直接說道:“是啊,咱們國君鄭伯友,最近**新喪,整日鬱鬱寡歡,有人提起大夫千金讚不絕口,國君特讓我來問問,若小姐沒定親時,國君就下聘來迎。”國師緩了緩又說道:“故此,特來向大夫道喜,莫不是有人提前來說過此事了?”

蔡洪舉一聽,忙對國師申傑說道:“國師大人,承蒙國君看得起下官,但小姐早已許配他人,不日就要完婚了!”國師一楞忙道:“是嗎?那可不巧,不知道何人有此福份啊?”蔡洪舉道:“國師可知道鄭國城裏有個張善人?”國師道:“此人倒聽說過,聞他丈義疏財,周濟困苦百姓等等,口碑甚好!”蔡洪舉道:“正是此人長子。”國師哦了一聲道:“那既如此,也算白來了,國君那裏我自有交待,隻是有一言我可要說給大夫聽。”蔡洪舉忙說道:“請國師賜教!”國師說:“那張家雖有家資卻畢竟是尋常商人,大夫乃士家,先不說門當戶對了,蔡大夫以後的前程嘛,倒不見得會再有寸進了,若與國君結親,那大夫就貴為國親,到時候風光無限,女隨夫貴,不強過做一商販平常人家之妻?”蔡洪舉聽完國師的話,麵露難色的說道:“下官與張善人莫逆之交,如今張善人已死,我若這時悔婚怕是有我背後說下官轉目無恩,閑語碎語也要淹死下官了。”

國師見說不動蔡洪舉,幹坐著也沒什麼意思,隻得向蔡洪舉告辭,蔡洪舉苦留不住,把國師送出門外。

送走國師,蔡洪舉左右思量,想起往事來……。

蔡洪舉本是蔡國士家子弟,那年,蔡洪舉因為家道中落又得罪權貴,不得已,隻得孤身一人周遊諸國以求謀取一官半職的,怎奈沒錢孝敬,因此處處碰壁。久而久之,連身上最後的錢都花完了,淪落到乞討為生。

這一天討到鄭國,饑病交加之下臥倒在張善人家門外,碰巧張善人那年老來得子尚未滿月,就是張奉孝,突然其子大哭不止,任誰也哄不住,張善人以為是病了,忙去請醫,剛出門就遇見了蔡洪舉。張善人心善,見蔡洪舉還有救,就命人抬進府來救治。說也奇怪,蔡洪舉剛抬進府,那張奉孝就止住哭聲,張善人以為此人必與兒子有緣,所以把蔡洪舉收留府內。因見蔡洪舉識字懂禮,就讓他做了自己雜貨鋪的掌櫃。蔡洪舉閑來無事時,總是哄著張奉孝玩耍,張善人見蔡洪舉辦事勤奮,品行端正,就為他說了一房媳婦。從此蔡洪舉一家算是安定下來了。

張奉孝七歲那年,玄真子偶來鄭國,在大街上遇到張奉孝與他四歲的弟弟胡鬧,玄真子一看張奉孝頓覺喜愛,知道此子與道家有緣,就故意用葫蘆裝了張奉孝向張善人討為徒弟,被蔡洪舉得知,他連忙跑到張家向玄真子討要張奉孝,被張善人勸止。張奉孝隨師上山後,蔡洪舉因喜歡張奉孝又感念張家大恩,就與張善人訂了親家。

此後,張善人又使錢托人把蔡洪舉弄到世子鄭友府上當賓客,後來鄭友繼位,把蔡洪舉又提拔當了下大夫。要不是張善人哪會有蔡洪舉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