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蓴菜鱸魚羹(1 / 2)

“崔小娘子!先來一碗蓴菜鱸魚羹。”

前頭鋪子一聲喊,後頭自有一嬌聲應下。方才點菜的官人這才坦坦然坐下,朝著迎上來的小童笑道:“聽著路公道你家收了幾尾鱸魚,幸而趕上了。除卻這羹再來幾張蕎麥餅子。” 而隨其同來的新客則上下左右打量著這一小小的鋪子,在小童侍茶退去後方展扇低聲問道:“子遊兄,這便是你口中杭州城內最值得一提的吃食鋪子?我瞧著……”一雙眸滴溜一轉,頗為不在意得續道:“還不如昨兒章仲美舉宴的大方樓呢。”

而被他稱為子遊的喬觀一把奪去了畫扇,並用扇柄敲了那人的額邊。一副笑臉因他那頗不在意的言語而顯得冷冽起來。許是從未見過喬觀這副樣子,楊尋一時也有些訕訕。“我原以為你並不與那幫人相同,現下看來也是一丘之貉。若你不願在這兒用食,那就自便。”喬觀飛了一記白眼,快速又低聲得回了話,又將扇子拋回他處。此處的動靜並不大,但仍是叫靠著窗的小童往這兒瞧了兩三眼。小童撇了撇嘴又恢複了平靜,在心底琢磨著待等下姐姐那碗鱸魚羹一上來,這搖扇公子又是何種表情呢?這樣想著,麵上的笑意也越是明顯。而鄰桌的熟客也越發好奇,今日到底是有什麼好事,叫這個冷麵童子笑成這樣。

不過半刻鍾,就有個清朗少年托著一碗羹湯朗聲:“蓴菜鱸魚羹來咯~” 翠綠綴白玉的湯羹由敞口黑釉碗就這樣盛著,另有兩隻同色的方口小碗一並置於客前。“崔娘子說了,今兒的鱸魚極肥,正好這蓴菜還不算過季,作這一碗羹湯還算是時候,請先生慢品。”少年笑眯眯得退了一步,話畢拱手。

喬觀正因沒見著崔娘子有些失落,被少年這樣一挑開,也沒了那勞什子奇異心思。當下便舉匙盛上一碗,慢慢品了起來。

湯水甫一入口便是一股清泠泠的水草香氣,滑嫩的蓴菜在齒間隻需咀嚼幾下便滑落入喉,這一下便有極淡的苦味反來,但又與鱸魚的肥潤香甜相碰撞,更顯得魚肉鮮甜。初秋時節的鱸魚正當時,但也不得不讚歎這挑魚買菜的人的功力。蓴菜選得應當是今日方采下的,雖然好像與前兩天采下的沒什麼不同,但若是老饕客便能嚐出那點清苦的不同。而鱸魚則無一絲土腥氣,除卻潤肥外還有蓮花香氣。便是這點香氣引了那蓴菜的清苦,為這一道羹湯增添不少風味。

喬、楊二人就這樣靜靜得用完了一碗湯水,而楊尋更是在羹湯入口之後的第一時間為自個兒方才的話語感到羞愧難當。楊尋家中很是富貴,又因祖父素有才華,乃當朝右相。自小便是錦衣玉食的主兒,而且又因是獨子,更是備受寵愛。故而能說出那句話並不奇怪。喬觀隻是瞧著他現下的神色及微紅的耳垂,便已知悉他內心感受。但他還是冷笑著開口問道:“楊公子覺著這碗羹湯如何?可能比得上樊樓現下的螃蟹清羹?”言語中帶著絲諷意,那笑也顯得古怪。楊尋如何聽不出那嘲諷之意,隻他從來都隻有在這喬觀麵前伏低的份,當下也發不出之前的紈絝脾氣,一味喏喏得應著,說著“極好、極好之類的話。”

“那比之樊樓的螃蟹清羹是如何呢?”

一道清亮的女聲乍然響起,崔照清一麵將挽上的束帛取下,一麵向堂內來。一張素麵不施粉黛,卻如月般皎潔。一彎柳葉眉下兩點星眸,清亮透徹,勾起的唇角帶出靨上一汪淺淺的梨渦。長發由一塊暗粉的布兜起,有一兩絲碎發調皮的從邊上鑽出。那是典型的江南廚娘的打扮,清爽整潔又不顯油膩。隻是這樣的打扮在崔照清的身上也顯得極秀麗的,就似是她並非是一個廚娘,而是世家門閥中嫡出的小姐。

在場有熟客笑著和她打了招呼,喬觀微一愣神也拱手一禮,叫她攔下了。崔照清笑盈盈的向二人見禮,又將方才的問題問了一遍。楊尋早在她出來那一刻就愣了神,當下聽見人又聞一遍,慌裏慌張得答道:“不如娘子的鱸魚羹。”那一聲“娘子”,叫堂內好多人都瞟了他一目。崔照清倒也不羞惱,依舊是帶著笑,隻是身子微微側轉朝向了喬觀,“喬先生剛從汴京回來,當也去嚐了樊樓的新菜式吧?您覺著呢。”雖然是帶著笑意的問話,可聲音卻顯得清冷,與那芙蓉花似的容貌頗不相與。喬觀想了想,道:“樊樓勝在河蟹品質更佳,但崔小娘子您的鱸魚羹卻更有別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