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再回江都(1 / 3)

四月十六,鑾駕一行終於抵達江都。提前兩天,江都城中的百姓就已作好迎接準備,自韓健進城的北城門外,延伸出十裏都布置好,彩綢飄飄紅旗招展,百姓更是自發組織出來迎接新皇,當然還有隨同新皇一起過來的江都子弟兵。

自韓健領兵從江都出兵,已有近四年。這四年時間裏,東王府兵馬先平洛陽,再平北川驅走鮮卑人,之後奪關中豫州,最後將鮮卑人徹底趕到漠北草原,韓健也從原來的東王,一躍登上帝位,君臨天下。如今韓健正如同是衣錦還鄉,連同百姓也都當東王是家人一般。

正午時候,韓健親自策馬而行,隨駕的兵馬先行開路,還未到江都城下,城外聚集圍觀的百姓就已看不到頭。待到北城門時,官民更多,江都城內駐守的官將都要親自出來迎接,唯獨司馬藉的父親並未出現在人群當中。一來是要當值,二來也是因為身份尷尬,司馬藉剛剛才被南朝委任為江北兵馬大元帥,比原來的江北防務總領更高了一階。

韓健下馬,百官隨同萬民叩拜。

韓健親自登上欒台祭天,同時讓官員宣讀聖旨,張貼榜文,免去江都一地兩年的賦稅,以示朝廷休養恢複的決心。但這一切隻是做樣子出來,誰都知道如今魏朝馬上要舉兵南下,渡江打南朝,不過暫時的減免賦稅也能令百姓稍微安定,至少在戰爭之時,不會連累到江都地方,甚至可以讓江都一地暫時先休整。

這幾年的時間,江都子弟兵建功立業的不少,折損的也很多。江都可以說是韓健厲兵秣馬的大後方,要不是江都百姓這幾年源源不斷的供應,他也不可能將魏朝徹底平定下來,建立起北方的軍事強國,可以威懾到南朝。

簡單的祭天儀式之後,韓健上馬進城,接受沿街百姓的歡呼。城中萬人空巷,老少婦孺皆都出來迎接,在得知江都免稅的消息之後,江都百姓更是感恩戴德,無論韓健走到哪裏,都有百姓虔誠下拜,對韓健的尊崇也一時無兩。

而後麵皇宮女眷的車駕則沒有像韓健那麼張揚,等車駕一行抵達原本的東王府,此時東王府外已有兩千禁衛守衛,將東王府當作是皇宮一般。提前幾日回江都安排韓健及內宮嬪妃安頓事宜的林小夙從東王府內出來,她也是唯一一個在韓健之前抵達江都的皇宮內眷。

“都安排好了?”

韓健從馬上下來,林小夙想上前拉住馬韁。韓健卻扶著她的手,在眾目睽睽下也讓林小夙略有羞赧。

在林小夙生下兒子後,這位曾經東王府的大管家仍舊盡他的職責,朝廷的錢糧調度逐漸落在林小夙肩上,但韓健也沒讓林小夙太累,其實韓健也不想落個內眷幹政的罵名,林小夙再怎麼說也是後妃,且還隻是貴妃而非皇後,加上林小夙的兄長是如今的靖北公,魏朝大將軍,林小夙的身份也有些微妙,底下也開始有人進讒說林氏的壞話。

有掌握實權的將領,就有附庸者,也有看不慣心生嫉恨的,林詹這幾年下來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又是韓健的“開國大將軍”,其在軍中的威望不在韓健之下,但韓健卻足夠信任林詹,他對蘇廷夏或有懷疑,但林詹為人謹慎,加上二人是結識於微末,林詹屢次為江都化險,韓健也記著這位功臣的功勞。再者,林詹也是林小夙的兄長,也就是韓健的親人。但為了朝廷的穩定,韓健也是要避忌,怎麼說現在林小夙也有了兒子,若將來因為儲君的事而生內亂的話,也是韓健所不希望看到的。

林小夙沒有說什麼,這時候內眷的車駕也相繼到來,兩宮皇後顧欣兒和楊蓯兒從馬車上下來,在身邊女眷的攙扶下往東王府正門這麵過來,先對韓健行禮後,她們才相繼進都東王府內,對於韓健身邊大部分的女眷來說,這東王府也是足夠熟悉,反倒是楊瑞未曾在江都東王府內居住。

因為楊瑞的身份特殊,韓健沒有讓她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現。等基本人都進去,連圍觀的百姓也要退出東王府縮在街道後,楊瑞才抱著女兒從車駕上下來,韓健親自要過去接過女兒,楊瑞卻躲開韓健,而是自行抱著女兒往東王府台階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