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朱元璋就召集了眾人來到王府,開始部署前往安豐解圍。今天的朱元璋顯然怒氣還未消,陰沉著臉。他的部署和以往一樣,徐達和李善長依然統領少數精兵留守營天大本營,畢竟這兩個人是他最為放心的,他自己則親自率著20萬主力,帶著湯和、馮勝、沐英、李文忠等眾將出征安豐,當然,裏麵是少不了我與劉基的。朱元璋剛部署完,劉基就說話了:“王爺,這幾天我身體一直不適,所以我想此次出征,小兒和我還是不參加了。”大家都一楞,議論紛紛,畢竟自從劉基輔助朱元璋以來,幾乎參加了每次戰役,大家都習慣他在身邊出謀劃策,一下字少了他,還真是非常不習慣,感覺沒有了底,再說這樣關鍵的戰役,他不參加好象也有點說不過去。我在旁邊急了,我可不想失去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再說打仗多熱鬧啊,來到這時代,我倒是真的迷上了冷兵器戰爭。我連忙拉拉他的衣袖,輕聲說:“我說老爸,現在不是你和王爺賭氣的時候啊。再說了,你不去,也不要拖我下水啊。”劉基朝我一瞪眼:“你懂什麼!”
朱元璋倒是很鎮靜,心裏暗暗高興:好,你不來更好,昨天吵架的氣我還沒消呢,你不來省得我看到你礙眼,我就不信沒你我就打不贏。於是就冷冷得說:“也好,軍師近期既然身體有恙,還是在家安心靜養吧。劉璉啊,你也就好好照顧你父親吧。李相國啊,既然軍師不去了,你就隨我出征吧。”“屬下遵命。”李善長馬上答應了,他高興啊,以前朱元璋打仗,他是朱元璋身邊的首席謀士,可自從劉基來了後,他就沒用武之地了,隻能夠在家守門,這次有這個機會,他也想好好表現,他想讓大家知道,並不是隻有劉基會出謀劃策,他也不差啊。
我就不爽了,撅著嘴在旁默不作聲,偏偏傻小子李文忠不識相,在旁火上澆油:“嗬嗬,我說老二啊,這次就沒你份了。你就好好在家待著,等我們的好消息吧。沒事情你可以在應天找個姑娘啊,回來請我喝喜酒啊。”“去,去,去,煩著呢,你給我閃一邊去。”我緊皺雙眉,心裏真不是滋味。
我回到了禮賢館,坐在大廳裏生著悶氣,連蘭兒給我端來的我平時最愛吃的紅豆糕我也沒胃口。劉基進屋一見我這般耍著孩子氣,不禁啞然失笑。“璉兒,還在生氣啊?”劉基問我。哼,懶得理你。我頭也不朝他,裝做沒聽見。
“呦,火氣還挺大的嗎?”劉基又笑了笑,隨即正色地說:“你知道為父為什麼把自己和你留在應天嗎?說不定王爺的基業還要靠我們來挽救呢。”啊,問題有這麼嚴重,我現在有這麼重要?劉基的話激起了我的興趣,我轉過頭望著他,全神貫注地聽著。
“我們現在正處於關鍵時刻,現在我隻能祈求老天,保佑我們熬過這關了。你別看現在一切都很順利,都很平靜,但是一場大危機已經來臨了!王爺帶走了主力出征安豐,現在的應天可以說是一座空城,守備空虛,我已經得到消息,陳友諒經過這一年來的臥薪嚐膽,已經恢複了元氣,他的眼睛正虎視眈眈地盯著應天,如果他知道我們這裏守備空虛,揮軍南下的話,就憑我們和徐將軍,怎麼抵得住他的千軍萬馬啊?應天失守,我們的性命事小,王爺是基業甚至性命都有危險啊,沒了應天這塊根據地,王爺將何去何從?元軍、張士誠、陳友諒他們能放過他嗎?”聽劉基這一番分析,我倒吸了一口冷氣,一股寒氣直從我背上躥出,是啊,這問題嚴重了。“那如果陳友諒真的來了,我們現在肯定是死定了,那你剛才還說什麼王爺的基業靠我們來挽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劉基歎了口氣:“我剛才已經修書到處各地,讓各地的守將調撥一些兵力過來守衛應天,雖然是遠水,可是也是沒有辦法,希望他們能夠在陳友諒殺到應天之前趕到。當然,即使他們趕到了,麵對陳友諒的大軍,我們最多也隻能堅守十天半月的,爭取一點時間讓王爺回救罷了。所以現在我真是沒什麼辦法了,一切都聽天由命吧。”